圣湫山
在今甘肃礼县北。《方舆纪要》卷59秦州礼县:“圣湫山在县北六十里。”
在今甘肃礼县北。《方舆纪要》卷59秦州礼县:“圣湫山在县北六十里。”
即今福建长泰县东北鼓鸣山。《舆地纪胜》卷131漳州 《景物下》: 鼓鸣山,“ 《旧经》 云,每风雨晦冥,常闻鼓声,因名焉”。《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长泰县 “吴田山” 条下: “县北迤东四十里有鼓鸣
明置,即今甘肃和政县治。《方舆纪要》卷60河州 “银川驿” 条下: “又和政驿,在州南六十里。” 清裁。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南大墅镇。清康熙《全椒县志》卷3:大墅街市“西七十里”。
①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三台村。《水经·浊漳水注》: “ 《春秋古地》 云: 葵丘,地名,今邺西三台是也。”②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西三十里。《左传》: 庄公八年(前686),“齐侯使连称、管至
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长安县西北。亦名咸阳原、咸阳北坂、洪渎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曰,“毕、原、酆、郇,文之昭也”,指此。周文王、武王、周公皆葬于此。《史记·周本纪》:“九年,武王上祭于毕。”
①即上京。京都的通称。东汉班固《两都赋》:“实用西迁,作我上都。”②对陪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北齐以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为下都,称京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为上都。唐宝应元年(762)以
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二十八里鸣鹤镇。《舆地纪胜》 卷11庆元府: 鸣鹤山 “在慈溪县西北六十里,耆老相传: 昔有鹤栖于此,一旦飞鸣冲天而去”。
三国吴建衡三年 (271) 置,属新兴郡。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风州。西晋属新昌郡。南朝梁为兴州及新昌郡治。隋大业初属交趾郡。唐为峰州治,天宝初为承化郡治,乾元初复为峰州治。后废。古县名。三国吴建
即今河北内丘县东十二里金店镇。明嘉靖二十五年 (1546) 于此筑金提堡。
金置,属兰州阿干县。在今甘肃兰州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