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阗道
1920年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墨玉、于阗、洛浦、皮山、叶城六县置,属新疆省。治和田县(今新疆和田市)。辖境约当今新疆和田地区。1928年废。
1920年4月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墨玉、于阗、洛浦、皮山、叶城六县设置,治和阗县(今新疆和田市)。属新疆省。辖区约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叶城、皮山、墨玉、和田、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市县。1921年11月由叶城县析置泽普县。1924年废。
1920年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墨玉、于阗、洛浦、皮山、叶城六县置,属新疆省。治和田县(今新疆和田市)。辖境约当今新疆和田地区。1928年废。
1920年4月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墨玉、于阗、洛浦、皮山、叶城六县设置,治和阗县(今新疆和田市)。属新疆省。辖区约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叶城、皮山、墨玉、和田、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市县。1921年11月由叶城县析置泽普县。1924年废。
即忽章城。元察合台汗国地。在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附近。《元史·伯颜传》: 祖 “平忽禅有功,得食其地”。
即葱岭。在今新疆西南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其以西地区。《新唐书·西域传》 喝盘陀国:“葱岭俗号极嶷山,环其国。”
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方舆纪要》 卷77岳州府巴陵县 “曹公洲” 条下: 金沙洲“一名龙堆。延袤数里。亦名金沙堆”。
即今四川綦江县南东溪镇。元于此置东溪巡检司。明嘉靖十一年(1532)移于今赶水镇。(1)在重庆市綦江县南部。面积153.7平方千米。人口8.2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溪,人口1.4万。唐初为丹溪县治所,贞观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平夷所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富源县西郊旧城山。明杨慎《滇程记》:“自贵州普安州亦资孔驿七十里而达平夷,自此西望,山平川豁,因以为名。”为贵州西入云南的冲要。弘治七年(
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索博日嘎苏木。辽庆州古城在此。《清一统志· 巴林》: 庆州旧城“此城在喀喇木伦河旁,蒙古名插汉城,周五里余。喀喇木河即黑河。黑山在其东北三十里”。
明嘉靖十年(1531)置,属承天府。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十里。明末废。
在今江苏南京武定门外秦淮河上。建于明初。《明一统志》卷6南京:中和桥“在上方桥西”。1947年9月,美军士兵将在桥上纳凉的市民王守本和国民党空军士兵葛发庭推入桥下淹死,造成著名的“中和桥事件”,激起中
即褒谷南口。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蜀汉建兴十二年 (234),魏延先至,“据南谷口”。杨仪等奉武侯之丧还,延迎击仪。延军皆散,仪遣马岱追斩之。
唐咸亨四年(673)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成安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临漳县:“又北三十里有利物渠, 自滏阳下入成安,并取天平渠水以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