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场山
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清一统志·永昌府》: 和场山 “在潞江司东三十余里。《通志》: 在府西南一百三十五里”。
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清一统志·永昌府》: 和场山 “在潞江司东三十余里。《通志》: 在府西南一百三十五里”。
在今河南安阳县北三十里野马冈下。晋左思《魏都赋》: “虎涧龙山。” 指此。
①即今湖南黔阳县东南八面山。《水经·沅水注》:“沅水又东径辰阳县,县有龙溪水,南出于龙桥之山,北流入于沅。”②一名武龙山。即今四川武隆县西北武隆山。《方舆纪要》卷69武隆县:龙桥山在“县东五十里。逶迤
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 卷73酉阳宣抚司: 胡子崖 “在司北百里。崖下路通司治,行者过此,有水自崖悬流,可以济渴”。
西汉置,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广南—岘港省维川县南茶桥。东汉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永和二年 (137),“日南象林徼外蛮夷区怜等数千人攻象林县,烧城寺,杀长史”。又 《水经·温水注》: “九
在今陕西绥德县城内疏属山巅。墓旁有“秦长子扶苏墓”石碑一通。《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焚书坑儒时,长子扶苏曾加劝阻,“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崩,扶苏被赵高、
在今河北沧县南三十八里狼儿口村。《元史·河渠志》: 延祐三年 (1316) 七月,“沧州言: 清池县民告,往年景州吴 〔桥〕 县诸处御河水溢,冲决堤岸,万户千奴为恐伤 〔其〕 屯田,差军筑塞旧泄水郎儿
一名洮赉河。即今甘肃西部陶勒河、北大河。《清一统志·肃州》:讨来河“在州南。下游合张掖河,即古呼蚕水也”。
在今北京市东南。《清一统志·顺天府二》:凤河“源出南苑团河,东南流经废漷县西南为新庄河,至东安县东北四十里凤窝村为凤河,至武清县西北二十里为漷水铺河,又绕武清之北折而东,随地异名。至县南八十里为东沽港
东汉析孱陵县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安乡县北。三国吴为南郡治。西晋为南平郡治。东晋属义阳郡。隋改孱陵县。古县名。东汉置,治今湖南省安乡县北。属武陵郡。三国吴为南郡治。西晋太康初及南朝陈为南平郡治。隋
著名温泉。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北四十四里汤池镇东汤池上街头。宋王安石有《东坑泉》诗。今名汤池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