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同蒲铁路

同蒲铁路

从今山西大同至永济市蒲州镇。全长约854公里。清宣统元年(1909)动工,先修太原至平遥段,1911年后时断时续。至1936年从太原到风陵渡的同蒲路南段建成;从1935年至1939年太原至大同段也建成通车。1938年原平以北改成经朔县(今朔州市)至平旺。次年将榆次至太谷段拆除,以正太铁路的榆谷支线代替。


分北同蒲、南同蒲两段:北同蒲自山西省大同至太原,全长347千米;晋中(榆次)以南为南同蒲,终点为河南省孟塬,长503千米。中间由石太铁路西端连接。1933年南、北两段同时施工。北段于1936年自太原修至阳方口,为窄轨,1939年修至大同附近平旺,全段改成标轨;南段于1935年底筑至风陵渡,初亦为窄轨,1956年改标轨,1970年潼关黄河大桥建成后改以河南孟塬为终点并和陇海铁路接轨。北同蒲于1982—1990年建复线和电气化工程。南同蒲榆次—修文段和修文—侯马段分别于1978—1979年和1981—1989年建成复线。连接山西省主要城市,与集二、太焦、焦柳等线连成全国南北交通大通道之一。


猜你喜欢

  • 廌山

    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九十余里。《清一统志·建宁府》: 廌山 “蜿蜒逶迤,如琢如削。宋游酢读书于此”。学者称酢为 “廌山先生”。

  • 子母城

    在今湖南沅江市东北八十里。清光绪《湖南通志》卷41:子母城“相传宋杨幺屯兵于此”。

  • 胎簪山

    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三十里太白顶。《水经·淮水》: “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

  • 万春县

    ①隋仁寿三年(603)改废温江县置,属益州。治所即今四川温江县。大业二年(606)废入郫县。唐武德三年(620)复置,贞观元年(627)改为温江县。②唐武德三年(620)析江津县置,属渝州。治所即今四

  • 泸沽驿

    亦作芦沽驿。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元史·文宗纪》: 至顺初,云南诸王秃坚等叛乱,罗罗斯土官撒加伯攻建昌县,“四川军亦败撒加伯于芦古驿”。即此。《清一统志 ·宁远府》: “泸沽驿在(西昌) 县北一百

  • 凌城集

    亦称凌城庙。即今江苏睢宁县东南凌城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睢宁县东南有 “凌城庙圩”。

  • 沃沮县

    ①即夫租县。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三国志·魏书·东沃沮传》:西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分其地为四郡,以沃沮城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徙郡句丽西北,今所谓玄菟故府是也。沃沮还属乐浪。汉以土地广远,在单单大

  • 大河沿子

    即今新疆精河县西大河沿子镇。清《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一月初三,“至大河沿,此地为一马头,市肆民居颇盛”。

  • 竖冈镇

    亦作树冈镇。即今河南通许县西二十五里竖冈乡。 《方舆纪要》 卷47通许县 “鷟冈” 条下:“县境又有吴召冈、李大冈、青冈、竖冈、硃砂冈、��子冈、 七里等冈

  • 长芦盐区

    在今天津市、河北省渤海沿岸,为北起山海关南至黄骅市盐场的总称。蒙古太宗二年(1230)始设河间税课所,置盐场。六年改立盐运司。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改立河间都转运司。盐场二十二。明初置北平河间盐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