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荡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方舆纪要》卷90杭州府:古荡河泊所“在府西北九里,属钱塘, 洪武初置”。
区片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北部。古时多水洼河荡,遂名。明洪武中在此设关。现为杭州教育、科研基地和住宅区。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方舆纪要》卷90杭州府:古荡河泊所“在府西北九里,属钱塘, 洪武初置”。
区片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北部。古时多水洼河荡,遂名。明洪武中在此设关。现为杭州教育、科研基地和住宅区。
古国名。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南部新加坡一带。是古代东西方海上交通要道。《新唐书·地理志》 附 “广州通海夷道”: “ (海峡) 蕃人谓之质,南北百里,北岸则罗越,南岸则佛逝国。” 海峡即满剌加海峡。
又作三仙湖。清光绪间形成集市。即今湖南省南县西南四十八里三仙湖镇。
即今河北宁晋县东四十六里营台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5宁晋县图: 县东有营疙瘩。
一名皮思海。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南。《寰宇记》卷131汉阳县:刀环河“以河形弯曲,像刀环”。《方舆纪要》卷76汉阳府“太白湖”条下:“府西南五十里有刀环湖,以形似名也。”
即今河北武强县(小范)。《清一统志·深州》:小范镇“在武强县东二十里”。1951年武强县由今县西南武强镇迁治于此。
即张城。在今河北邢台市东。西汉为张县治。《元和志》 卷15任县: 张城 “一名渚阳城,在县西南二十七里。汉张县也”。《晋书·石勒载记》: 晋将王浚遣督护王昌及鲜卑段就六眷等部众五万余以讨勒,“就六眷屯
即今广东连平县东大埠河。《清一统志·惠州府》:内管水“在连平州东四十里。源出江西龙南县界,南流经内管,出大席水口,至长宁县界入新丰江”。
元置,属顺元路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万山特区东北下溪侗族乡。明洪武五年(1372) 改为施溪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万山特区东北,属顺元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施溪长官司。
在今山东蒙阴县东北九十里。《水经·沂水注》:卢川水“出鹿岭山,东南流,左则二川臻凑,右则诸葛泉源斯奔乱流,径城阳之卢县……又东南注于桑泉水”。
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续汉书·郡国志》:南阳郡宛县“有夕阳聚”。唐李贤注引袁山松《后汉书》曰:“贾复从击邓奉,追至夕阳聚。”即此。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续汉书·郡国志》:宛“有夕阳聚”。东汉建武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