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陉
即今河北井陉县西北三十六里南陉乡。产煤。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井陉县图: 北有南陉。
即今河北井陉县西北三十六里南陉乡。产煤。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井陉县图: 北有南陉。
古名敦薨薮。又称博斯腾淖尔。即今新疆博湖县东博斯腾湖。
亦作和什喇普。即今新疆莎车县西南霍什拉甫乡。《清一统志· 叶尔羌》: 和什阿喇布“在叶尔羌城西南二百里。有小城”。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1: “泽普勒善河又东北流百数十里迳和什阿喇布庄北 (回语和
宋置,在今陕西志丹县东四十里。元废。
①唐天宝中置,属妫州。治所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后废。②金明昌六年(1195)改怀来县置,属德兴府。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沙城)东南旧怀来(已没入官厅水库)。元复名怀来县。古县名。(1)唐天宝中析怀戎县置,
即汉渠。在今宁夏北部黄河东岸。《西夏书事》卷20有汉伯渠,疑即汉渠的遗迹。在今宁夏北部黄河东岸。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汉伯渠“自黄河开闸口, 长九十五里。洪武初浚立,灌田七百三十余顷”
在今山西河曲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40河曲县: 菜园沟 “近时贼王嘉允渡河掠菜园沟,即此”。
北周宣政元年 (578) 改东豫州置,治所在广陵城 (今河南息县)。隋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元年 (627) 废。金泰和八年 (1208) 复置,蒙古中统三年 (
西汉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四十二里故城镇。东汉改涅县。即“涅县”。
古地区名。在今安徽郎溪县西北及宣州市东北境,北接江苏高淳县界。《左传》: 哀公十五年 (前480) 夏,“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杜注: “宣城广德县西南有桐水,出白石山,西北入丹阳湖。”为古桐水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改宁人县置,属容州。治所在今广西容县东北六十里。北宋开宝五年(972) 废入普宁县。古县名。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宁人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东北。属容州。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