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湖
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东流镇南。《清一统志·池州府一》: 南门湖 “在东流县南门外。明万历初,知县陈春开浚,引江艘达于南门”。今七里湖为其组成部分。
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东流镇南。《清一统志·池州府一》: 南门湖 “在东流县南门外。明万历初,知县陈春开浚,引江艘达于南门”。今七里湖为其组成部分。
即今新疆沙湾县东乌兰乌苏镇。《元史·明安传》: 至元二十九年 (1292),“别失八喇哈孙盗起,诏以兵讨之,……贼军再合四千人于忽兰兀孙,明安设方略与战,大败之”。
旧名崧塘。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崧泽塘。《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崧子浦 “自顾会浦分流,至县东北五十里入吴淞江。《志》 云,今入江处为嘉定县之高家浜”。
北宋熙宁八年 (1075) 改威远寨置,属通远军。在今甘肃武山县南。后废。(1)古镇名。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置威远寨,熙宁八年(1075年)升镇,在今甘肃省武山县西南。后废。(2)今镇名。(
在今广东仁化县南。《舆地纪胜》卷90韶州: 锦石岩 “在仁化县南十七里。有三岩,分上、中、下。上有佛像,宛若堂殿。其径弯环,直上千余级,夹道杉松,高凌霄汉”。宋邓嘉猷有 《游锦石记》。
①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周礼·职方》:“东南曰扬州。”《尔雅·释地》:“江南曰扬州。”“淮”指淮河,“海”指东海,“江”指长江。②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刘备置,属固陵郡。治所在今四川开县南二里。《寰宇记》卷137开州开江县:蜀先主置汉丰县,“以汉土丰盛为名”。三国蜀汉属巴东郡。西晋废,后复置。北周武帝时改为永宁县。古县名。东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东部边缘。北距石塘连礁6海里,西南距济猛暗沙 10.5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武勇暗沙。
即今山东龙口市西北海中之㟂屺岛。 《清一统志·登州府》 作 “㟂㞦岛”。
即今山东曹县西北韩集镇。清康熙 《曹县志》 卷1 《集镇》: 韩家集在 “县西北五十里”。
在今广东汕尾市西北长沙。《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甲子关”条内:长沙港巡司“在县南长沙海口。港口深广,各三十丈。洪武十三年置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