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诏

南诏

原名蒙舍诏,为唐代洱海地区六诏之一,治图城 (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四里)。《旧唐书·南诏传》: “蛮谓王为诏。” 唐樊绰《蛮书》 卷3: “蒙舍,一诏也。居蒙舍川,在诸部落之南,故称南诏也。姓蒙。” 开元中,皮罗阁统一六诏,迁治太和城 (今云南大理市北十里太和村)。开元二十六年 (738) 受唐朝封为云南王。后以阳苴咩城 (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 为西京,以拓东城 (今云南昆明市) 为东京。辖境约当今云南全省、四川大渡河以南,贵州西部以及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的部分地区。贞元十一年 (795)唐置云南安抚司。天复二年 (902) 为贵族郑买嗣所灭。


唐代以乌蛮为主体,包括白蛮等族建立的政权。唐初为蒙舍诏,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细奴罗建大蒙政权,以巍山(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为首府。开元年间,其王皮罗阁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六诏,迁治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北太和村)。因蒙舍诏在其他五诏之南,故称为南诏。全盛时辖有今云南省全部、四川省南部、贵州省西部等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心地区农业、手工业(包括冶铁技术)发达,使用奴隶劳动。吸收汉族先进生产技术。部分采用唐朝政治制度,曾多次派遣贵族子弟赴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学习,统治集团通用汉文。佛教流行。历传十三王,十王受唐册封。唐天复二年(902年)为贵族郑买嗣所灭。


猜你喜欢

  • 铜钱湾市

    一作铜钿湾市。即今湖南湘乡市东北五里铜钿湾。《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湘乡县有 “铜钱湾市”。

  • 永丰水

    ①即今江西永丰县南恩江。《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永丰县:恩江在“县治南。亦曰永丰水。源出乐安县及宁都、兴国三县界,汇流经此,又西合麻江诸水而入吉水县界,下流入于赣江”。②在今江西吉水县城南。《方舆纪要

  • 石宫寺

    即钟山石窟。在今陕西子长县西三十里安定镇北,钟山南麓。

  • 社树坪站

    元置,即今甘肃天水市东社棠镇。明废。即今甘肃省天水市东社棠。元置,明废。

  • 兴安南省

    1932年伪满取消哲里木盟,成立兴安南分省。1934年改为兴安南省。省会在达尔罕王府(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保康镇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1935年9月迁王爷庙街(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驻地乌兰浩

  • 宁河站

    亦作宁河驿。元至元九年(1272)置,在今甘肃和政县。《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河)州之东六十里,有宁河驿。驿西南六十里,有山曰杀马关。”

  • 吉兰丹

    古国名。故地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北部吉兰丹一带。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三佛齐”条有吉兰丹,为三佛齐属国。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有专条记述。《元史·外国列传》 作吉兰亦䚟。《明史·外国列

  • 中牟台

    一名官渡台。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北。《水经·渠水注》:渠水“左径阳武县故城南,东为官渡水,又径曹太祖垒北,有高台谓之官渡台,渡在中牟,故世又谓之中牟台”。《寰宇记》卷2中牟县:“中牟台在县北十二里。一名官

  • 甸尾山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118蒙化府:甸尾山“在州南十里。下有温泉。旧有甸尾巡司戍守”。

  • 西溪镇

    ①北宋置,属海陵县。即今江苏东台市西南西溪村。《宋史·范仲淹传》:天圣中“监泰州西溪盐税”,即此。②北宋置,属钱塘县。即今浙江杭州市西留下镇。南宋建都临安,拟筑行宫于此,改名留下。③即今福建古田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