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塘

南塘

①即横塘。三国吴孙权在建业 (今江苏南京市) 南淮水 (今秦淮河) 南岸筑,六朝时为都城南面防守重地。《资治通鉴》: 东晋义熙六年 (410),卢循攻建康,刘裕守石头城,“出阵于南塘”,即此。

②在今江西南昌市南,北通东湖。《舆地纪胜》卷26隆兴府: 东湖 “在郡东南,周五里。后汉永平中,太守张躬筑塘,谓之南塘”。《晋书·何无忌传》: 东晋义熙六年 (410),卢循遣徐道覆顺赣水而下,邓潜之谏卢循 “宜决破南塘,守二城以待之”。即此。《新唐书·地理志》: 元和三年 (808),洪州刺史韦丹 “开南塘斗门以节江水,开陂塘以溉田”。

③即南湖。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南二里。


(1)古地名。又称横塘。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秦淮河南岸。东晋南朝于此筑堤,谓之南塘。《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六年(410年),卢循攻建康,刘裕守石头城,“出陈于南塘”,即此。(2)村名。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西北部。属山王镇。人口 2500。因有水塘得名。有皖淮机械厂。有公路通淮南市区。古为关隘地。名胜古迹有东石门潭、寿塘关等。


猜你喜欢

  • 东峤山

    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县之间。《水经·溱水注》:连水“出南康县凉热山连溪,山即大庾岭也,五岭之最东矣,故曰东峤山”。《元和志》卷34始兴县:“大庾岭一名东峤山,即汉塞上也,在县东北一百七十二

  • 花水河

    即今陕西山阳县西南唐家河。《清一统志·商州》 “甲水”条下:花水河“在县西南一百里。源出白石崖,东流入合河”。

  • 建业县

    东汉建安十七年 (212) 孙权改秣陵县置,为丹阳郡治。治所在石头城 (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三国吴黄龙元年 (229) 自武昌 (今湖北鄂城) 迁都于此,形势胜于武昌。《三国志·吴书 ·陆凯传》:“

  • 阳通河

    在今河北沧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沧州清池县:“东南十五里有阳通河, 皆开元十六年开。南十五里有浮河堤、阳通河堤, ……亦是年筑。”

  • 太朴遗址

    在今河南郏县西四十六里太朴寨村。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5米。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出土大量陶器,有鼎、罐、纺轮。石器有斧、凿、镰等。1953年春出土春秋青铜器一百九十余件,其中有鼎、

  • 仁寿水

    即今四川仁寿县东球溪河。《寰宇记》卷85仁寿县:仁寿水“在县西十里,东流合婆支水”。《元丰九域志》卷7:仁寿县有仁寿水。

  • 朗村隘

    即今福建连城县南庙前镇。明曾移北团寨巡司于此。

  • 勒姐岭

    一作勒且岭。在今青海乐都县西。《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东晋义熙十一年 (415),乞伏炽磐 “遣将王衡、折斐、麹景等率骑一万据勒姐岭,蒙逊且战且前,大破之”。即此。古山名。又称勒且岭。在今青海省乐都

  • 邢台县

    北宋宣和二年(1120)改龙冈县置,为信德府治。治所即今河北邢台市。金为邢州治。元为顺德路治。明为顺德府治。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西南部。属邢台市。面积 1983 平方千米

  • 勃特山

    亦作拔特山、蒲特山。唐时属苑汤州。即今阿富汗东北境巴达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