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光城郡
南朝梁置,属光州。治所在光城县 (今河南光山县)。北齐改为光城郡。
南朝梁置,属光州。治所在光城县 (今河南光山县)。北齐改为光城郡。
即今湖北孝昌县西南杨家河乡。民国《湖北通志》卷73《兵事》:清同治二年(1863)九月,捻军“走孝感,焚杨家河”。
即今贵州雷山县北之巴拉河。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9丹江通判:“九股河在城东,发源九摆罗山中,东北经凤党诸寨,入清江。”《清史稿·地理志》 丹江厅:“大丹江源出厅西南,小丹江自厅东南来会, 曰九股河,东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当在今山东潍坊市或安丘、昌邑、寿光附近一带。东汉省。
1929年析武都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在白马关 (今甘肃康县东北云台镇)。1944年迁今县东南岸门口镇。1961年迁今治咀台镇。在甘肃省东南部、西汉水南岸,东及东南邻陕西省。属陇南市。面积2959平方千
即今湖南祁阳县南五十里大忠桥镇。清同治《祁阳县志》卷6:“旧名太冲桥, 明检讨姚大复与子兵部司务姚守郭殉节于此。乾隆间改名大忠市。”
南朝宋武父孝皇帝陵。在今江苏丹徒市东南三十五里。《元和志》卷25润州丹徒县:永兴宁陵“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春秋邾邑。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左传》:文公十三年 (前614),“邾文公 卜迁于绎”。后属鲁。古邑名。春秋邾邑,后属鲁。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左传》文公十三年(前614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即
①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礼县或西和县境。北周废。②北魏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附近。后废。③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婆闰县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五十里
在今浙江省西南部。主峰在今浙江江山市南保安乡南。系钱塘江、闽江、鄱阳湖水系分水岭。《方舆胜览》卷7衢州:仙霞岭“在江山县。黄巢传云:巢破饶、信、衢等州,刊山开道,即此”。《方舆纪要》卷89浙江总叙:仙
北齐置,属离石郡。治所在今山西方山县南三十五里南村。隋大业三年(607)改名方山县。古县名。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治今山西省吕梁市东北峪口镇南村。属离石郡。隋大业三年(607年)徙治方山,改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