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玉渊潭。在今江西星子县庐山栖贤寺侧三峡涧中。《舆地纪胜》卷25南康军:玉渊“在栖贤寺门外。张孝祥书‘玉渊’二字”。清同治《江西通志》卷60南康府:玉渊潭“诸水合流奔注潭中,惊波喷空泻下三峡。潭上有白
即今福建顺昌县北仁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即今江西大余县东北三十里青龙镇。明嘉靖 《南安府志》 卷18: 大庾县有青龙铺。
即今福建沙县东北之茂溪及县之东溪。《方舆纪要》 卷97沙县: 茂溪 “在县城东。出将乐县界,绕北乡寨,亦谓之北乡溪。又南流至此,入于太史溪。一名半溪。一名东溪。水盛时,可行小舟”。
在今福建平和县北。《方舆纪要》卷99平和县:长卢山在“县北十里。县之主山也”。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新唐书·玄宗纪》:开元十四年(726),玄宗“猎于方秀川”,即此。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旧唐书·玄宗纪》:开元十四年(726年)“幸寿安之方秀川”,即此。
在今山东乐陵市西杨盘镇。《方舆纪要》卷13宁津卫“宁津故城”条下:永州城“或云隋末所置”。
①古地区名。周成王时,周、召二公以陕陌(今河南陕县西南) 为界,陕陌以东归周公治理,以西归召公治理。后人一般认为陕指陕陌而言,因称陕陌以西地区为陕西。②唐方镇名。上元元年 (760) 改陕虢华节度置,
即武安州。在今内蒙古敖汉旗东白塔子。《辽史·地理志》 武安州:“太祖俘汉民居木叶山下,因建城以迁之,号杏埚新城。”
①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关城。《资治通鉴》:唐武德三年(620),突厥处罗可汗“自石岭以北, 皆留兵戍之而去”。《宋史·郭进传》: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车驾将征太原,先命进分兵控石岭关,为都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