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十三万户

十三万户

藏籍对元代在前藏、后藏所设十三个万户的总称。元沿金制,全国均设万户官职。内地诸路万户为军职,分属各行省而总辖于枢密院;藏族地区各万户军民通摄,分属各宣慰司而总辖于宣政院。前藏、后藏各万户,始置于至元五年(1268)。据《西藏王臣记》载:前藏有六:嘉玛、止贡、蔡巴、塘波且巴、帕竹、雅桑;后藏有六:拉堆洛、拉堆绛、古尔摩、曲弥、襄、霞鲁;前藏、后藏间有羊卓,共计十三。


藏文典籍中对元代在前藏、后藏所设的十三个万户的总称。元代全国均设万户官职。内地诸路万户为军职,分属各行省而总辖于枢密院;藏族地区各万户军民通摄,分属各宣慰司而总辖于宣政院。前藏、后藏各万户始置于蒙古至元五年(1268年)。据《西藏王臣记》载,前藏有六:嘉玛、止贡、蔡巴、塘波且巴、帕竹、雅桑;后藏有六:拉堆洛、拉堆绛、古尔摩、曲弥、襄、霞鲁;前藏、后藏间有羊卓,共计十三。其他藏籍有多种说法。


猜你喜欢

  • 雒邑

    即洛邑。一名成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史记·周本纪》: 武王 “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

  • 王桥

    ①即今河南民权县东北王桥。旧属睢县, 民国时有县佐驻此。②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东。唐中和中黄巢败夏绥帅拓跋思恭、鄜延帅李孝昌于此。(1)古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汉城东。唐中和元年(881年)

  • 四面山

    在今安徽太湖县北。《舆地纪胜》卷46安庆府:四面山“在太湖县北十五里。下有大中寺”。《方舆纪要》卷26太湖县:四面山“山方而锐,四面如一”。在重庆市西南江津市南部,邻近贵州省。同名主峰海拔 1709

  • 郑母村

    即今山东青州市东南郑母镇。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益临县治此。

  • 扜泥城

    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楼兰古城遗址。《汉书·西域传》: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本楼兰国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东、罗布泊西北、孔雀河北岸(一说即今新疆若羌县)。西汉昭帝时其国由此迁

  • 雍店

    在今河南沁阳市北二十四里新店。《资治通鉴》: 唐会昌三年 (843),王茂元军万善,刘稹牙将刘公直等 “潜师先过万善南五里,焚雍店”。清道光《河内县志》 卷8: “父老相传,新店即雍店,因公直焚后更建

  • 土山汉墓

    俗称“范增墓”。在今江苏徐州市内彭城路西云龙山北麓。《水经·泗水注》称其为“亚父冢”(即范增墓)。1970年经考古发掘,确知是一座东汉时代的诸侯王墓。在墓后室发现漆棺残件,并出土一具完整的银缕玉衣。墓

  • 太子河

    浑河支流。在今辽宁东南部。上游北太子河北新宾满族自治县南,南太子河出本溪县东,在北甸附近汇合,西流经本溪市、辽阳市,至海城市境入浑河。《辽史·地理志》 东京辽阳府:东梁河“又名太子河,亦曰大梁水”。《

  • 和通卡伦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布昆河 “经毕陵图淖尔南,和通卡伦北,又五十余里,入于 (额尔齐斯)河”。

  • 黄蘖山

    ①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寰宇记》 卷94乌程县: “黄蘖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梁光禄卿江淹赋诗之所。”②在今浙江义乌市北。《方舆纪要》 卷93义乌县: 黄蘖山在 “县北二十里。本名黄栌尖,后改今名”。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