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宫

北宫

①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史记·高祖本纪》:高祖“置酒雒阳南宫”。《正义》引《舆地志》:“秦时已有南北宫。”《后汉书·明帝纪》:永平三年(60),“起北宫及诸官府”。八年(65)冬十月,“北宫成”。即此。

②汉筑,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二十里汉长安故城中。因在未央宫北,故名。《三辅黄图》卷2:北宫“周回十里。高帝时制度草创,孝武增修之,中有前殿,广五十步,珠帘玉户如桂宫”。

③北魏离宫。在今山西大同市北孤山之北、方山之南。《魏书·太祖纪》 载:天赐四年(407)七月,“筑北宫垣,三旬而罢”。《水经·㶟水注》:如浑水“乱流径方山西……又南径北宫下,旧宫人作簿所在。如浑水又南分为二水,一水西出南屈,入北苑中”。


(1)汉武帝创建。在汉长安城中未央宫北,周围十里,武帝时增修。唐杜牧《长安杂感》诗:“烟生窈窕深东第,轮撼流苏下北宫。”(2)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故城中。东汉永平三年(60年)重造,八年建成。刘玄更始时自洛阳而西,马奔触北宫铁柱门,即此。


猜你喜欢

  • 高柴镇

    北宋置,属太康县。即今河南太康县西北四十四里高贤乡。

  • 冠朝墟

    即今江西泰和县东南三十里冠朝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泰和县东南有冠朝墟。

  • 使坊河卫

    明永乐八年 (1410)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绥芬河支流舒范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八年(1410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绥芬河支流舒范河流域。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 三十六峰

    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少室山。唐李白《元丹邱歌》:“元丹邱,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常周旋。”清同治《河南通志》卷7:“嵩山居四岳之中,故谓之中岳,其山二峰,东曰太室,西曰少室。…

  • 香炉岭

    又名玉冠山。在今贵州清镇市西。《清一统志·安顺府》: 香炉岭 “山峰陡峻,形如古鼎,因名。

  • 大王山

    在今山西壶关县东南二十三里。《魏书·世祖记》: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诏于壶关东北大王山累石为三封,又斩其北凤凰山南足以断之”。即此。古山名。在今山西省壶关县东南。北魏太平真君中,望气者言上党壶

  • 了丝坡

    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南。清光绪《畿辅通志》卷68《关隘二》:了丝坡汛“在县西四十五里。旧设把总驻守”。

  • 麻镇

    即今陕西府谷县北府镇。1937—1949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在此置河府县。

  • 金凤渠

    唐咸亨三年 (672) 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邺县: “南五里有金凤渠,引天平渠下流溉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南。唐咸亨三年(672年)引天平渠水下流至金凤台侧,又东出以溉田,故名

  • 松江中千户所

    明洪武二年 (1369) 置,属金山卫。治所即今上海市松江县。清康熙十七年 (1678)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治今上海市松江区。属金山卫。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