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甘肃宁县西。《方舆纪要》 卷57宁州: 珊瑚川 “在州西十五里,下流亦会于九龙川。一云珊瑚谷水,东南至栒邑入洛”。
即今江苏无锡县西北洛社镇。《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无锡县 “潘葑镇” 条下: “又北十二里曰洛社市。”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西部、京杭运河两岸。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洛社,人口2
南朝宋元嘉中置,属益州。治所在宕渠县(今四川合川市)。齐改为东宕渠獠郡。梁复为东宕渠郡。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铜梁、武胜等市县地。西魏恭帝三年(556)改为垫江郡。南朝齐侨置,一说南朝宋元嘉中侨置,治宕
①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晋书·石季龙载记》: 东晋咸康五年 (339),以夔安为征讨大都督,统大军南寇,“夔安进据胡亭,晋将军黄冲、历阳太守郑进皆降之”。②在今湖北安陆市西北。《晋书·石季龙载记》:东
亦作北景县。西汉置,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水经·温水注》:“比景县, 日中头上,景当身下,与景为比。如淳曰:故以比景名县。阚骃曰:比,读荫庇之庇。景在己下,言为身所庇也。”
在今北京市东南部,通县以南至天津市,为南北大运河的起始段。《清一统志·顺天府一》:北运河“在通州东。受潮、白二河之水。温榆河及西山诸泉之流为大通河者,亦自西北来注之。径州南至张家湾,会凉水河。又南径故
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西的尼亚斯岛。清谢清高 《海录》 有专条记述。
又名三阳山。即今湖南衡阳、祁东、邵东三县交界处之三面山。《水经·湘水注》:“承水出衡阳重安县西,邵陵县界邪姜山。”《清一统志·宝庆府一》:邪姜山“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有石岩可坐数十人,瀑泉从岩隙泻下不
一名三江河。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之酉水,为沅江上源支流。《明史·地理志》酉阳宣慰司:“东南有酉水,流合平茶水,至湖广辰州府合流于江。”
春秋晋地。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左传》:文公十年(前617),“秦伯伐晋,取北征”。即此。西汉置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