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利和县

利和县

又作和利县。唐显庆二年(657)析通轨县置,属当州。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三十里。天宝初属江源郡,乾元初复属当州。广德后地入吐蕃而废。


古县名。唐显庆三年(658年)置,治今四川省黑水县东北。属当州。广德后地入吐蕃,县废。


猜你喜欢

  • 南诏千户所

    明弘治十八年 (1505) 置,属漳州卫。治所在福建诏安县治东。正德末废。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移漳州卫后所置,治今福建省诏安县驻地南诏镇。属漳州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废。

  • 三清湖

    在今福建漳平市北。明嘉靖《漳平县志》卷2:三清湖“地名鱼龙津,在和睦里。自高山发源,涌为石湖,瀑布而下,叠联三潭,白漈渌湖,风凉景幽,相传有龙踪仙迹”。

  • 梵安寺

    亦名草堂寺。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五里。隋名桃花寺。唐大历中,崔宁镇蜀,以冀国夫人任氏本浣花女,遂重修之,改名浣花寺。北宋改为梵安寺。《方舆胜览》 卷51成都府: 梵安寺 “在成都县南,与杜甫草堂相接。每

  • 历水

    在今山东济南城东。《水经·济水注》:“东城历祠下,泉流竞发,其水北流径历城东,又北引为流杯池,分为二水,右水北去,左水西径历城北,西北为陂,谓之历水,与泺水会。”《寰宇记》卷19历城县:历水“在县东门

  • 了味司

    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境。《清一统志·元江州》:了味土巡司“在新平县境,旧系鲁魁山土目,至普为善,于本朝康熙二十七年归附,授土巡检世袭”。

  • 平夷守捉

    唐开元三年(715)郭知远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北。唐置,在今甘肃省临夏县西南。属陇右节度使。后废。

  • 虞公峡

    在今四川长宁县南长宁河中。《方舆纪要》卷70长宁县: 虞公峡“在县治东。昔有石闭塞水道,不通舟楫。宋嘉定间,虞杭孙来知军事,开凿大石,舟楫始通。《名胜志》: 峡在县东十五里武宁溪上”。《清一统志·叙州

  • 章历县

    1945年8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章丘县胶济铁路以北地区与历城县东北部析置,治章丘城 (今山东章丘市西北绣惠镇)。1953年撤销,并入章丘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章丘县西北部及历城县部分地区

  • 龙门港

    ①亦名龙门江。在今广西钦州市南龙门港镇。《方舆纪要》卷104钦州:龙门江在“州南六十里。《志》云:安京山之阴有涌沦江,南经州南四十里亦曰罗浮水,又南曰龙门江,两山对峙,形势若门,……嘉靖二十八年,安南

  • 高仰镇

    在今广西合浦县西南十里。《明史·地理志》 合浦县: “又北有高仰巡检司,治马栏墟,后迁于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