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军都山

军都山

又名居庸山。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层峦叠嶂,奇险天开。太行第八陉。《后汉书·耿弇传》:光武初,彭宠联匈奴,“胡骑经军都,(耿)舒破其众,斩匈奴两王,宠乃退走。(耿)况复与舒攻宠,取军都”。注:“军都,县,属广阳郡。有军都山,在西北。”《水经·㶟余水注》:㶟余水“历山南,径军都县界, 又谓之军都关。《续汉书》曰:尚书卢植隐上谷军都山”。即此。


在北京市西北部。属燕山。《后汉书·耿弇传》:东汉建武四年(28年),匈奴“经军都山,耿弇弟舒袭破其众,斩匈奴两王”,即此。东北—西南走向。为断块山地,山间多陷落盆地和开阔谷地。海拔 1000~1500 米,有黑坨山(1534 米)、凤驼梁(1530 米)、云蒙山(1414 米)等高峰。长城蜿蜒其间,古北口、八达岭、慕田峪等段保存完好。气势雄浑,为北京市重要游览地。


猜你喜欢

  • 通泉县

    ①隋开皇三年 (583) 改通井县置,属新州。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大业初属新城郡。唐武德初属梓州。大历二年 (767) 属遂州。宋属潼川府。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废入射洪县。②元至元十

  • 江川县

    唐南诏以绛县改名,属拓东节度。治所在今云南江川县东北二十六里龙街。《元混一方舆胜览》:“江川,古江县也。”“江”即“绛”的谐音,江川意即古绛县坝子。宋大理改步雄部。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江川州,二

  • 定戎镇

    金置,属汧源县。在今陕西陇县境。

  • 金利墟

    即今广东高要市东金利镇,东临三水市界。明万历 《广东通志》 卷46: 高要县有金利墟。清嘉庆二十一年 (1816) 移县丞驻此。在今广东省高要市东金利。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移高要县县丞驻此。

  • 蚕台县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襄阳迤北。东汉废。古县名。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年)置,治今朝鲜南江原道襄阳北。东汉建武间废。

  • 莱州

    隋开皇五年 (585) 改光州置,治所在掖县(今山东莱州市)。大业初改为东莱郡。唐武德四年(621) 复为莱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东莱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莱州。辖境相当今山东莱州、莱阳

  • 宣华池

    即摩诃池。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一带。北宋张商英 《蜀梼杌》 卷上: “乾德元年,以龙跃池为宣华池,即摩诃池也。”

  • 俭俭州

    亦作谦州、谦谦州、欠欠州。元置,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乌鲁克穆河与克穆齐克河会流处之南的鄂依玛克古城。《长春真人西游记》 卷下: 阿不罕山 “西北千余里俭俭州。出铁,多青鼠,亦收糜麦。汉匠千百人居之,织

  • 驰水

    即今四川梓潼、盐亭、射洪等县境之潼江、梓江。《汉书·地理志》 梓潼县:“五妇山,驰水所出,南入涪,行五百五十里。”《水经·梓潼水注》:五妇山“驰水所出,一曰五妇水,亦曰潼水。其水导源,南径梓潼县,王莽

  • 弹汗山

    当今河北尚义县南大青山。《后汉书·鲜卑传》: 桓帝时,鲜卑檀石槐 “立庭于弹汗山歠仇水上,去高柳 (今山西阳高县) 北三百里”。古山名。即今河北省尚义县南大青山。《后汉书·鲜卑传》:桓帝时,鲜卑檀石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