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集
①即今山东金乡县南兴隆乡。清同治《金乡县志》卷2:兴隆集在“城南二十五里”。
②即今河南开封县东北十四里兴隆乡。清乾隆《祥符县志》卷6:有兴隆集。
③即今湖北枣阳市东南三十四里兴隆镇。民国《湖北通志》卷73《兵事》:清同治三年(1864)正月,捻军“走枣阳兴隆集”。
①即今山东金乡县南兴隆乡。清同治《金乡县志》卷2:兴隆集在“城南二十五里”。
②即今河南开封县东北十四里兴隆乡。清乾隆《祥符县志》卷6:有兴隆集。
③即今湖北枣阳市东南三十四里兴隆镇。民国《湖北通志》卷73《兵事》:清同治三年(1864)正月,捻军“走枣阳兴隆集”。
①为秦将任嚣平南越时在“番禺之都”所建的小城。在今广东广州市仓边路及儿童公园一带。《南海百咏·任嚣城》 诗序引《番禺杂志》云:“今城东二百步,小城也。始嚣所理,后呼东城,今为盐仓,即旧番禺县也。”②在
在今江西石城县东。《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石城县: 鱼骨漈潭 “在县东七十里万山间。石岩倒垂,小潭深靓。岩上飞瀑,下蔽潭口,称为奇胜”。
在今河北曲阳县城内西南隅。北魏时建,为遥祀“北岳恒山之神”庙宇。北宋淳化二年(991)重建。主体建筑德宁殿为元至正七年(1347)重建。庙内现存北魏至清碑碣137通。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亦作娑夷水。今巴基斯坦控制之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西北,为印度河支流。《旧唐书·高仙芝传》: 天宝年间,讨小勃律,越坦驹岭,至 “娑夷水,即古之弱水也”。《方舆纪要》 卷65: 娑奚水 “即弱水,在小勃律
在今陕西朝邑镇南。《隋书·地理志》: 朝邑县有朝坂。《寰宇记》 卷28引 《水经注》 云: “洛水东南历强梁原,俗谓之朝坂。” 《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引 《旧州志》: “华原在朝邑县西,绕县西而北而
亦作乡。 又名甀乡、 会甀。 在今安徽宿州市西南。《水经·淮水注》: “涣水又东南径蕲县故城南,《地理志》 曰: ‘故垂乡也。’”即此。
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即褒斜道之东口。《续汉书·郡国志》: 武功县有斜谷。《三国志· 蜀书·诸葛亮传》: 建兴六年 (228) 春,“杨声由斜谷道取郿”。十二年 (234) 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皆此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城关镇西南隅。有上、下二洞。上洞口在山腰,有明代题刻 “碧锁云封” 四字,称天洞,洞口大厅高50余米,宽80余米。下洞口在山麓,有嘉靖三年 (1524) 题刻 “水洞” 二字,称地洞,
又作扪都克依。清雍正十年(1732)设驿站,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免渡河镇。
今四川自贡市区东北大山铺街。旧属富顺县,后划归自贡市。1979年于此发现以恐龙为主体的脊椎动物化石堆积层,誉为“恐龙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