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凯湖

兴凯湖

又作新开湖。唐渤海国称湄沱湖,金代称北琴海。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中俄边境。《清一统志·吉林一》:兴凯湖“在宁古塔城东南七百里。周围数百里。湖之南诸山中流出之们河、苏扎哈河、勒富河、都特赫等河,俱会于此湖。又自湖东北流出为阿察河,东北流注于乌苏哩江”。光绪《吉林通志》卷22:兴凯湖“周八百里,与洞庭湖埒,而冬夏不涸,尤为可观”。本中国内湖。清咸丰十年(1860)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规定,东自松阿察河源,西至白棱河口为疆界,将兴凯湖的大半划割给俄国。


又称兴开湖。古称湄沱湖、北琴湖、兴喀淀。兴凯,满语意为“水耗子”。在黑龙江省东部南缘、密山市东南部,中、俄两国边界上。湖面海拔69米,面积 4380 平方千米,最大水深7米,蓄水量275.1亿立方米。系地堑式断陷积水成湖。湖面以松阿蔡河口与白棱河口连线为界,以北属中国,以南属俄罗斯。中国境内面积 1080 平方千米。湖北部为小兴凯湖,沙岗相隔,水道相通,丰水吸纳,枯水返流。具蓄洪、供水、养殖、灌溉等功能。盛产兴凯大白鱼。湖滨土质肥沃,沼泽湿地广布,是东北地区重要产粮基地和候鸟繁殖迁徙地。1994年建立国家级兴凯湖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龙涸

    又名龙鹤、龙鹄。在今四川松潘县。《宋书·吐谷浑传》:“自抱罕以东千余里,暨甘松,西至河南,南界昂城、龙涸。”即此。北周保定五年(565)于此置龙涸防。天和元年(566)于此置扶州,龙涸郡、嘉诚县。又作

  • 沙县

    ①隋开皇初改沙村县置,属建州。治所即今福建沙县东古县。《元和志》卷29汀州沙县:“因沙丘以为名。”一说因县境沙溪而得名。明《寰宇通志》卷49延平府《建置沿革》:沙县“以县有沙源也”。并云,沙源“在沙县

  • 兔麛山

    在今辽宁建平县北建平镇北。《辽史·地理志》 惠州: “太祖俘汉民数百户兔麛山下,创城居之,置州。”

  • 罗川城

    在今湖北宜城市西二十里。《水经·沔水注》: 夷水 “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径罗川城,故罗国也”。

  • 章华台 (臺)

    ①楚灵王所筑。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南五十四里龙湾马长村。《左传》: 昭公七年 (前535),“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杜注:“台在华容城内。” 《水经·沔水注》: 离湖 “侧有章华台,台高十丈,基

  • 昌邑城

    又名慨口城。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昌邑东游塘。西汉时筑,昌邑王刘贺封于此。《续汉书·郡国志》 刘昭注: 海昏侯国 “在昌邑城”。又名慨口城。在今江西省新建县西北。西汉时筑,昌邑王刘贺封此。

  • 昆川县

    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南平州。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南境。八年 (634) 属霸州,十三年 (639) 废。

  • 铺上

    即今山东胶南市西北铺上。1948—1953年置胶河县治此。

  • 甘露岭

    在今河南宁陵县西五里。《寰宇记》卷12宁陵县:甘露岭“隋开皇十三年驾幸于岱,至此甘露降,因以名焉”。

  • 宿龙山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凤仪镇北。《方舆纪要》 卷117赵州: 宿龙山 “在州 (今凤仪镇) 北十五里。顶有浮图,唐镇南将军韦仁寿所建。或曰,山在州东龙伯山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