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山
①一名白鹿山。在今四川南江县南。《舆地纪胜》卷187巴州:公山“在难江县南二里。不与诸山相连,四面状如公字,因名”。
②在今云南永胜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17顺州:公山“在治(今顺州乡西北州城)北七里。危峦耸拔,数峰融结。其并峙者曰漕峰山”。
①一名白鹿山。在今四川南江县南。《舆地纪胜》卷187巴州:公山“在难江县南二里。不与诸山相连,四面状如公字,因名”。
②在今云南永胜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17顺州:公山“在治(今顺州乡西北州城)北七里。危峦耸拔,数峰融结。其并峙者曰漕峰山”。
即今河北河间市北三十里君子馆。《宋史·刘廷让传》:雍熙三年(986),“徙瀛州兵马都部署。是冬,契丹数万骑来侵,廷让与战君子馆”。即此。在今河北省河间市北。《续资治通鉴长编》:雍熙三年(986年),契
①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平氏镇。西晋属义阳国。南朝宋废。南齐永明五年(487)复置,属南义阳郡。南朝梁为汉广郡治。隋大业初属淮安郡。唐属唐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②南朝宋置,属
金置,在今山西垣曲县境。《金史·地理志》:绛州垣曲县有行台关。
即今山东肥城市南四十七里驾庄镇。《清一统志·泰安府》:安驾庄“在泰安县西南九十里。有主簿驻此”。
北宋置,属荥阳县。即今河南郑州市西三十里须水镇。唐初曾为须水县治。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部。面积58.8平方千米。人口6.9万。镇人民政府驻须水村,人口3950。原称濉水,汉初更名须水。因须水河得名。
亦作陵水、溧水。即古之中江。在今江苏溧阳市。《战国策·秦策三》: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蔆水。”
唐武德四年 (621) 分信安县置,属衢州。治所即今浙江江山市。《元和志》 卷26: “县南有须江溪,因以为名。” 武德八年 (625) 省。永昌元年(689) 复置。五代唐长兴二年 (931) 吴越
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置,治所在中京大定府(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辖境北至今内蒙古赤峰市、东至今辽宁锦州市、西至今河北滦河流域、南至今秦皇岛市及其西北至北京市北境长城一线。金贞元元年(115
元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改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置,治所在宁越府(今浙江金华市)。二十三年(1363)徙治严州府(今浙江建德市东北梅城镇)。辖境相当今浙江省西部和南部地区。二十六年(1366)罢,改置
即今四川仪陇县东立山镇。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长胜县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