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节
即泉鸠里。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鸠水西。晋潘岳《西征赋》:“纷吾既迈此全节,又继之以盘桓。”《文选》注:“全节,即《汉书》全鸠里,戾太子死处。《图经》:全节, 阌乡县东十里鸠涧西。”
即泉鸠里。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鸠水西。晋潘岳《西征赋》:“纷吾既迈此全节,又继之以盘桓。”《文选》注:“全节,即《汉书》全鸠里,戾太子死处。《图经》:全节, 阌乡县东十里鸠涧西。”
在今云南呈贡县南。《方舆纪要》 卷114晋宁州归化县: 金鲤潭 “在治 (今化城) 南六里之白马勒村。旧为平原,恒苦亢旱。隆庆六年七月,田中忽水涌成深潭,有金鲤游泳其中,遂为一方灌溉之利”。
①一名冠山。又名羊角山。在今江西余干县城东门外。《寰宇记》卷107饶州余干县:余干山,“《旧经》:其山曲转相向,状如羊角,旧名羊角山,天宝六年敕改为余干山”。《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羊角山“唐改名余
即今福建漳州市北浦南镇。清有把总驻此。
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境。《元史·文宗纪》:致和元年(1328),“燕帖木儿大兵继之,转战四十余里,至牛头山”,擒孛罗帖木儿、蒙古塔失等。②又名牛首山、天阙山、仙窟山。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宋书·礼志》
即独洲山。今海南省万宁县东南海中大洲岛。《舆地纪胜》 卷126万安军: 独洲山 “在 (万宁)城东南五十里。林木茂密,山脉插天”。
在今北京市西八大处。西山东麓支脉。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卷1载“尸陀林卢禅师寺碑”云:“禅师姓卢,隋末唐初行沙门也。……冥搜西山,得此形胜,乃剪荆棘,开道场。”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3谓“卢师山以神僧
东晋永和三年 (347) 改成汉之汉原郡置,属益州。治所在江原县 (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六十里怀远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大邑、新津等市县地。南齐改为晋康郡。东晋永和三年(347年)灭成汉,改汉原郡置,
北周天和五年(570)置, 为集州治。治所在难江县(今四川南江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南江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魏景明中置,治今四川省南江县北巴山南麓。西魏废。北周天和五年(570年)再置,治难
即今山西襄垣县北西营镇。《清一统志·潞安府》“下良镇”条下:西营镇“在县北四十五里,与沁州武乡县接界”。(1)镇名。(1)在山西省襄垣县北端。面积57.5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西营,人口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明洪武五年 (1372) 改为赤溪湳洞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