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福宫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回龙观镇。《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元福宫在“府北三十二里,道出昌平。永乐以后,车驾巡幸,每为驻顿之所。弘治十七年置宫于此。俗呼回龙观”。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回龙观镇。《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元福宫在“府北三十二里,道出昌平。永乐以后,车驾巡幸,每为驻顿之所。弘治十七年置宫于此。俗呼回龙观”。
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北双山乡。《清一统志·榆林府一》:双山堡,“明正统二年筑水地湾寨,成化中余子俊移筑今堡。城在山冈,周三里九十步,门三,东北深沟,南面峻坡深壑,唯西稍平,为极冲中地。本朝初设都司驻守。乾
元置,在今四川汉源县南大渡河南岸。
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封丘县东南四十六里平街。西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封丘县东。西晋废。
即今湖南长沙、浏阳境之浏阳河。源出今湖南浏阳市境之大围山,西流至长沙市北入湘水。《水经·浏水》: “浏水出临湘县东南浏阳县,西北过其县东,北与涝水合。西入于湘。”即“浏阳河”。
一名钟城崴子。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开山屯镇光昭村。旧属和龙县,隔图们江与朝鲜对境,为往来孔道,边塞要地。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3:图们江“又东北径光霁峪,马平岭河自西北来入之(光霁峪城西山也,通商分局在焉
唐先天二年(713)置,为深州治。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西旧州村。北宋雍熙四年(987)废。古县名。唐先天二年(713年)析饶阳、鹿城二县置,治今河北省深州市西南旧州。为深州治。北宋雍熙四年(987年)省
西汉时,分布于今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南部及云南、贵州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主要有夜郎、靡莫、滇、邛都、嶲、昆明、笮都、徙、冉、白马等。皆与巴国、蜀国有密切的经济文化的联系
①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六十里。《辽史·地理志》 矾山县: “有矾山。”②一名昆山。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26庐江县 “梅山” 条下: “又有矾山,在县南四十里,产矾。”③在今河南南召
唐、五代方镇名。唐建中二年 (781) 置河阳三城节度使,寻改为河阳军节度使,治所在河阳县 (今河南孟县南十五里)。元和九年 (814) 徙治汝州 (今河南汝州市),十三年 (818) 废。会昌三年(
即金阊亭。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内。又作金阊亭。在今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南朝宋元嘉元年(424年),徐羡之遣邢安泰杀营阳王刘义符于此。附近有东汉梁鸿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