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天监八年(509)置,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仁和集。大同二年(536)改置仁州。
即今山西洪洞县东郭盆村。《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郭盆镇 “在洪洞县东三十里”。
1916年析萝北县置,属黑龙江省黑河道。治所在温河镇(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乌云镇)。1929年改为乌云县。1916年由萝北县析置,治温河镇(今黑龙江嘉荫县乌云镇)。1929年升县。
在今湖北兴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8兴山县: 烂柴山 “在县西四十五里。四面皆崇山峻岭”。
即雍奴泽。邕,通雍。在今河北霸州市、永清、文安、大城及天津市静海县之间。《说文解字段注》: “ 《水经注》 释渔阳郡雍奴曰: 四方有水为雍,不流为奴。皆邕字之假借也。” 清时渐淤成陆。即“雍奴”。
即今河北藁城市南三十二里梅花镇。清康熙 《藁城县志》 图: 南有美化村。
金改吴桥镇置,属景州。治所在今河北吴桥县(桑园镇)东吴桥镇。清属河间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58年移治桑园镇。在河北省东南部,东南临山东省。属沧州市。面积603平方千米。人口
①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思城乡。宋属邕州左江道。元属太平路。明洪武初改为思城州。②亦作思城州、恩城州。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平果县北榜墟镇南。北宋改为思城州。
在今江苏金坛市西北。《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 慈战败被执,“策即解缚,捉其手曰: ‘宁识神亭时邪?’”裴注: “ 《吴历》 云: 慈于神亭战败,为策所执。” 《元和志》 卷25延陵县: “古神亭,
即今西藏墨脱县。清末《西南野人山归流记》称:“野人山历为西藏流放之所。凡罪犯流军至此,由白马冈酋长按罪轻重分配各地,囚于树上,或穴地为牢。”又说:“每十二年,达赖喇嘛至波密及白马冈讲经一次。”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