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京兆尹

京兆尹

①西汉太初元年 (前104) 改右内史置,属司隶校尉部。分原右内史东半部为其辖区,职掌相当于郡太守。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为三辅之一。宋敏求 《长安志》 卷2引 《三辅决录注》 曰: “京,大也。天子曰兆民。” 故称首都为京兆,即京师之意。治所在长安县 (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十三里)。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及河南一小部分地。三国魏改为京兆郡,北周复为京兆尹。隋开皇三年 (583) 废。

②1912年改顺天府置京兆地方,府尹改为京兆尹,治所在大兴、宛平县 (今北京市)。1928年废。


(1)西汉三辅之一。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置,治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省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地。三国魏改名京兆郡。(2)1914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改府尹为京兆尹,1928年废。


猜你喜欢

  • 登源洞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唐金山北。《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 “苍龙洞” 条下: 登源洞 “在县东十里。古登岭之东,一名长东洞。山川环境,四顾周密如洞,因名。有泽穴,暗通大溪”。

  • 雅克萨

    清雍正十年 (1732) 设驿站,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1950年于此置喜桂图旗。1983年改设牙克石市。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漠河东黑龙江北岸、俄罗斯的阿尔巴津。本中国索伦部达斡尔族所筑。清

  • 三洲山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清一统志·广州府》:三洲山“一名黄冈,耸拔千仞,周一百余里,峰峦数十,西连高明,东南接新会,与西樵皆为县之镇山”。

  • 兴和直隶厅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以丰镇厅二道河巡司置,属山西省。治所即今内蒙古兴和县。1912年改兴和县。

  • 湓山

    在今江西新干县东。《寰宇记》 卷109吉州新淦县: 湓山 “在县东六十二里。环拥十二峰,上有紫元洞及王郭、浮邱三仙坛”。《清一统志·临江府》: 湓山 “山有十二峰。高十里,云出则雨”。

  • 慕贺川

    在今青海贵南县北木格滩。《宋书·吐谷浑传》: “白兰土出黄金、铜、铁。其国虽随水草,大抵治慕贺川。” 《南齐书》 作 “慕驾川”,《北史》、《通典》 作伏罗川。

  • 王家冈场

    在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一百里。清时设盐大使。后因黄河决口,场署被淹,迁于广饶城内。后又迁于羊角沟。民国时与官台场改并为王官场,驻寿光县侯镇。

  • 合兰府

    蒙古至元三年(1266)置,元属开元路。治所在合罗城(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城南五里古城)。辖境相当今朝鲜咸镜南、北道地区。后废。元置,治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南。辖境南界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县,西界在朝鲜长

  • 定海后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属浙江都司。治所在今浙江镇海县东南穿山。清废。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治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穿山镇。属定海卫。清初废。

  • 砚丘

    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南。《寰宇记》 卷10宛丘县: “砚丘,在县东南四十里。高五丈。古老传云:楚王灭陈,于此燕会军土,遂名醼丘。后人语讹为砚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