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关河
在今河南商城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五水关河在“县西南十里。其源为考溪十八道,河出铜井山,旋转迂回,西南流为五水,入光山县界,合泊陂河而入淮”。
在今河南商城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五水关河在“县西南十里。其源为考溪十八道,河出铜井山,旋转迂回,西南流为五水,入光山县界,合泊陂河而入淮”。
唐咸亨四年 (673) 置,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五十里蓼坞西北柏崖山上。寻废。开元二十二年(734) 复置。《新唐书·食货志》: 玄宗乃于 “河清置柏崖仓”。即此。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南柏崖山上。东魏将侯
即今河北景县南留智庙乡。《清一统志·河间府二》: 留智社 “在景州南三十里。元蓨尹吕思城尝行田至此,劝化社民”。在河北省景县南部。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留智庙,人口2660。该村
隋大业间置,为明阳郡治。治所在今贵州德江县西北。唐贞观后废。古县名。隋大业中置,治今贵州省德江县西北。为明阳郡治。唐贞观后废。
明洪武十一年 (1378)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茂州 (今四川茂县)。后废。
①亦作脩县。东汉改脩县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景县南。《三国志·魏书· 田畴传》: 东汉建安十二年 (207),曹操 “举茂才,拜为蓨令,不之官,随军次无终”。北魏改作脩县。②隋开皇五年 (585)
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南。唐乾封元年(666年),高宗封泰山,又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之碑,名封祀坛曰舞鹤台。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管州。治所即今河南郑州市西三十里须水镇。贞观元年 (627)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河南省荥阳市东须水镇。属管州。贞观元年(627年)废。
一名铁柱宫。即今江西南昌市翠花街西、棋盘街东之万寿宫。《舆地纪胜》 卷26隆兴府: 铁柱宫 “即延真宫也。旧名铁柱宫,政和赐今额。道书《灵验记》 云: 铁柱,晋许真居所铸”。《清一统志·南昌府二》:
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北。《周书·韦孝宽传》:建德四年(575),武帝志在平齐,孝宽上疏陈策:“三鵶以北,万春以南,广事屯田,预为贮积。”《方舆纪要》卷41河津县称:“时盖置镇于此, 自此南至河南鲁山县之三
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南三十四里肥水南岸盐沙乡。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耒阳县图: 县东南有盐沙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