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九连山

九连山

①又名九龙山。即今广东连平县东九连山。《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和平县:九连山“峰峦高峻,林木茂密,东连龙川、河源,南连博罗、增城、龙门、从化,西连乳源、翁源,北连赣州龙南,凡九县界,因谓之九连山。正德中三浰余贼屯聚九连山。山四面险绝,惟一面可上,守仁设计克之。贼走,官军四路设伏,擒斩略尽”。

②在今陕西延长县西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7延长县:九连山“山有九峰相连不断”。


在广东省北部偏东和江西省交界处。《读史方舆纪要》:九连山“峰峦高峻,林木茂密。东连龙川、河源,南连博罗、增城、龙门、从化,西连乳源、翁源,北连赣州龙南,凡九县界,因谓之九连山”。明正德中浰头寨(今广东省和平县西北)农民起义军曾在此抗击明军。东北—西南走向,自粤、赣边境延伸至广州市白云山。由花岗岩侵入砂页岩构成。海拔800~1000米,有风吹蝴蝶(1272米)、九连山(1248米)等主要山峰。山丘间河谷发育,多峡谷地形。为东江水系和北江水系的分水岭。西南段龙门县境的南昆山段保存连片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鲁奎山

    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南。《清一统志·元江州》: 鲁奎山 “在新平县东南六十里。险僻高峻,连石屏、元江诸处,旧为野寇之薮,今皆效顺”。

  • 九连山

    ①又名九龙山。即今广东连平县东九连山。《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和平县:九连山“峰峦高峻,林木茂密,东连龙川、河源,南连博罗、增城、龙门、从化,西连乳源、翁源,北连赣州龙南,凡九县界,因谓之九连山。正

  • 同江水

    在今江西吉水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吉水县“南溪水”条下:同江水“亦在县西北六十里。源出袁州府分宜县,其间有枫子江、柿陂河、胡石水, 皆会流入于赣江”。

  • 二台站

    亦名察布奇尔站、查普奇尔、察普起尔台。即今黑龙江省肇源县东二站镇。旧属肇州。《清史稿·地理志》 肇州厅:“自茂兴站起……又东至察布奇尔。”民国汤尔和译《黑龙江》第三章肇州县:有“二台(察普起尔台)”。

  • 听松庵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惠山寺桃花坞下。《清一统志·常州府二》:听松庵,“明洪武中,僧普真即绣岭亭故址为庵。植松其中,因以为名。秋涛轩内有王绂画及竹茶炉故迹”。

  • 盖竹水

    松溪支流。在今浙江庆元县西。《方舆纪要》 卷94庆元县 “松源水” 条: “又有盖竹水,出县西七十里凤山,有交剑水流合焉,又东经石壁山西,下流入闽之松溪。”

  • 埇桥

    亦作甬桥。在今安徽宿州市城南郊跨古汴水上。《资治通鉴》: 唐贞元十六年 (800),徐州兵乱,“泗州刺史张伾出兵攻埇桥,大败而还”。元和间置宿州于此。埇,又作甬。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城南古汴河上。唐时控扼

  • 北峡关

    在今安徽舒城县南。《舆地纪胜》卷45庐州:北峡关“在舒城县南四十五里。关南属安庆府。关门楼堞修砌悉备,官兵守把,为入蕲黄之要地”。在今安徽省舒城县南,与桐城市接界。

  • ①战国韩地。在今山西曲沃县西北。《史记·韩世家》:赵桓惠王九年(前264),“秦拔我陉,城汾旁”。②春秋吴邑。在今浙江嘉兴市南。《左传》:定公十四年(前496),“吴伐越,越子勾践御之,陈于槜李……灵

  • 新道

    三国时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引 《魏略西戎传》:“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 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