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气台
在今云南洱源县东郊。《方舆纪要》卷117浪穹县:“县东二里有九气台, 台凡九窍,下有温泉,其气从窍而升, 台因以名。”《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县志》:“大理府境温泉甚多,惟此为最,浴之可以愈疾, 因筑台于其上,名九气台。”
在今云南洱源县东郊。《方舆纪要》卷117浪穹县:“县东二里有九气台, 台凡九窍,下有温泉,其气从窍而升, 台因以名。”《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县志》:“大理府境温泉甚多,惟此为最,浴之可以愈疾, 因筑台于其上,名九气台。”
西汉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西南大车城。东汉废。《后汉书· 光武帝纪一》: 更始二年 (24),光武驰赴信都,“先击堂阳、贳县皆降之”。《水经· 浊漳水注》: 斯洨水 “东分为二水,枝津右出焉
1913年废腾越厅改置,后为云南腾越道驻地。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6年至1963年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在今江西吉水县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吉水县 “黎洞” 条下: 神洞 “在县南五里。一径如线,依山俯涧,略可容足。不百步即宽平,中有田百亩,甚肥沃。两山含翠,高入云”。
亦作榆幕谷。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资治通鉴》: 唐显庆元年 (656),“葱山道行军总管程知节击西突厥,与歌逻、处月二部战于榆慕谷,大破之,斩首千余级”。
简称上峒司。明宣德四年(1429)置,属九溪卫。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南上洞街。清废。明宣德四年(1429年)改柿溪宣抚司置,治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南上洞街。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流。乾隆元年(1736
①在今广西藤县南。《明一统志》卷84梧州府:龙骧山“在藤县南六里。数峰耸列,下俯清流。晋龙骧将军陈隐镇此州,尝驻兵其下。因名”。②在今四川渠县北。《寰宇记》卷138渠州:“今县则有龙骧山,盖古符特山。
1912年改和州置,属安徽安庆道。治所即今安徽和县。1928年直属安徽省。在安徽省东部。属巢湖市。面积 1412 平方千米。人口65.1万。辖13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历阳镇。和县古称历阳,因“县南有
亦作水荫场。即今湖南保靖县南三十里水银乡。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水银山“乱峰合沓,幽径蟠绕。山洞旧产水银,故名”。
在今四川长寿县西南千佛乡龙山寨。《史记·货殖列传》:“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富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正义》引《括地志》
一名峰山矶镇。在今江西彭泽县西南三里。明正统十一年 (1446) 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