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成军
唐、五代方镇名。唐贞元元年(785)改永平军置,治所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领滑、郑(今河南郑州市)、陈(今河南淮阳县)三州。光启二年(886)改为宣义军。五代唐复为义成军。北宋初废。
唐、五代方镇名。唐贞元元年(785年)以永平军节度使更名义成军节度使,治滑州(治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领滑、郑二州。光启二年(886年)改宣义军节度使。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义成军。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武成军。
唐、五代方镇名。唐贞元元年(785)改永平军置,治所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领滑、郑(今河南郑州市)、陈(今河南淮阳县)三州。光启二年(886)改为宣义军。五代唐复为义成军。北宋初废。
唐、五代方镇名。唐贞元元年(785年)以永平军节度使更名义成军节度使,治滑州(治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领滑、郑二州。光启二年(886年)改宣义军节度使。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义成军。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武成军。
即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茂陵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北十七里,余四陵皆在今陕西咸阳市境内。《汉书·原涉传》:“郡国诸豪及长安、五陵诸为气节者皆归慕之。”《班固赋》:“南望杜陵,
①在今四川泸州市西。明 《永乐大典》 卷2218 《泸州志》: 泾滩 “在泸之西十里。其滩两岸绝壁,下流有一石碛,流水浅急。相传诸葛武侯射蛮之地。俗名为赶箭滩”。②亦作泾溪。在今四川长宁县南相岭乡一带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明末,蒙古喀喇沁部、(东) 土默特部归附后金,喀喇沁部先后编为三旗,土默特部编为二旗,合为一盟,会盟地定于土默特右旗境内的卓索图 (在今辽宁北票市境),故名。隶理藩院,并受热河都统节
在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西北七十二里老厂。清乾隆间吴尚贤曾在此设厂,开采银矿。
北魏置、属赵平郡。治所在今甘肃合水县西南,北至庆阳县百二十里。北周改为周槃城。
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千山南部、仙人台西侧山中。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明 《辽东志》 卷1辽阳: 香岩寺 “在龙泉南。有仙人台”。寺宇分前后正殿和左右配殿。香岩寺旧为千山名胜之冠,至今寺周尚有名胜多处。千山第
即今广东连平县东北上坪镇。清设巡司于此。
在今陕西临潼县城南骊山西北麓。初名骊山汤。秦始皇于此砌石起宇,汉武帝又加修饰。后为历代帝王巡幸沐浴之所。唐时在华清宫内,故名华清池。杨贵妃曾浴于此。白居易《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在今江苏常熟市北五十里。《宋书·州郡志》 晋陵郡:“南沙令,本吴县司盐都尉署。吴时名沙中。吴平后,立暨阳县割属之。晋成帝咸康七年,罢盐署,立以为南沙县。”
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34:前秦伐凉军于西河,“俄而梁熙王统等, 自青石津,攻其将梁粲于河会城,陷之。苟苌济自石城津,与梁熙等会攻缠缩城”。即此。在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北黄河上。东晋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