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淄

临淄

亦作临甾、临菑。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西周初封太公望于齐,建都于此。春秋、战国时齐国均都此。战国时手工业有冶铁、制陶、纺织等,商业繁盛。稷门下聚集许多学者讲学,是当时经济、文化中心。《战国策·齐策》: 苏秦说齐宣王曰,“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家敦而富,志高而扬”。《水经·淄水注》: “淄水又北径其城东,城临淄水,故曰临淄。” 子城周十里,大城周四十里。


即“临菑”。


猜你喜欢

  • 靳江

    古名瓦官水。为湘江支流。源出今湖南湘乡市北,东流经宁乡县东南部、湘潭县北部,至长沙市南入湘江。《方舆纪要》 卷80: 靳江 “在善化县西南二十里。自宁乡县流入,至此注于湘江。《志》 云:水流经楚大夫靳

  • 挺关

    又名遗遗之门、扦关。战国赵地。在今陕西榆林市西北。《史记·赵世家》: 惠文王十六年 (前250),苏厉为齐遗赵王书云,“秦之上郡近挺关,至于榆中者千五百里”。即此。即“遗遗之门”。

  • 跋那山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魏书·蠕蠕传》: 北魏登国九年 (394), “曷多汗与社率部众弃其父西走,长孙肥轻骑追之,至上郡跋那山,斩曷多汗”。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乌

  • 柸溪

    即今福建霞浦县西北四十里杯溪。清乾隆四年 (1739) 改芦门巡司为柸溪巡司。

  • 虎庄屯

    一作虎獐屯。即今辽宁大石桥市北虎庄镇。1900年7月义和团及清军与俄国侵略军战于大石桥。金山岭失利,俄兵焚烧此屯,商民损失甚巨。

  • 沃沮县

    ①即夫租县。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三国志·魏书·东沃沮传》:西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分其地为四郡,以沃沮城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徙郡句丽西北,今所谓玄菟故府是也。沃沮还属乐浪。汉以土地广远,在单单大

  • 西楚

    地区名。《史记·货殖列传》 以淮北沛、陈、汝南、南郡等地为西楚。约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北、江苏西北部、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地区。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史记·项羽本记》集解引孟

  • 羌桥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资治通鉴》:南朝陈太建四年(572)十一月,“周主行如羌桥”。胡三省注:“羌桥在长安城东, 以苻、姚诸羌而得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东。北周建德中武帝如羌桥,颁赐长安以

  • 余吾

    即徐吾氏。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北三十里。徐文靖《管城硕记》卷11:“按《水经注》……《上党记》:纯留县有余吾城,在县西北三十里,即徐吾也。”

  • 范阳国

    西晋改范阳郡置,属幽州。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东、永清以西、容城以北和北京市房山区以南地区。北魏复改为范阳郡。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范阳郡置,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市)。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