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右翼中末旗
即赛音诺颜部右翼中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哈拉纽杜延呼都格井一带。
即赛音诺颜部右翼中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哈拉纽杜延呼都格井一带。
在今山西芮城县西黄河东岸匼河村附近。1960年在此发现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与原始石器同层有肿骨鹿、扁角鹿、三门马、德氏水牛、师氏剑齿象、披毛犀等化石,时代与陕西蓝田猿人相当,名之为 “匼河文化”。
①秦置,为东海郡治。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北门外。三国魏改为侯国。西晋复为县,仍为东海郡治。南朝宋及北魏属东海郡。东魏武定八年(550) 为郯郡治。北齐废。北周大象元年 (579)复置,仍为郯郡治。隋开皇
又称二仙观。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二十五里太行山中峰下。始建于宋大观元年(1107),至政和七年(1117)建成。现存东西配殿、正殿及左右各跨垛殿等。殿内木制“天宫壁藏”,雕刻精致,金碧辉煌。后槽的仙台上
亦作浒浦。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北七十里。《宋史·河渠志七》:“淳熙元年,诏平江府守臣与许浦驻扎戚世明,同措置开浚许浦港。三旬讫工。”明弘治十二年(1499)复浚, 自城东达江口,长七十里有奇,寻废。今已淤
即吾儿峪。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太行山口。《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元年(936),赵德钧“乃自吴儿谷趣潞州”。胡三省注:“吴儿谷在潞州黎城东北、涉县西南。”在今山西省黎城县东北太行山口。《资治通鉴》:五代
在今广东平远县北仁居镇南。《清一统志·嘉应州》: 梯云岭 “在平远县东南五里。两山夹峙,中通径路,云级峻峭,若梯阶然,为县东南要区”。梯岭 在今贵州贵阳市南三里。《方舆纪要》卷121贵阳府: 梯岭 “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北额尔古纳河东岸毕拉尔河村。
即今山东曹县西北三十五里砖庙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曹县西北有砖庙集。
在今湖北枝江县南百里洲上。《舆地纪胜》 卷64江陵府引 《元和志》 云: 获湖 “在枝江县东。沈攸之为荆州刺史堰湖开渎,田多收获,因以为名”。
宋大理置,属永昌府。即今云南永德县治德党镇。元代属镇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