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原

中原

即中土、中州。先秦时代已有雒邑(今河南洛阳市)和陶(今山东定陶)是天下之中的说法,后来华夏族活动范围扩大,古豫州仍被视为九州之中,称之为中原。故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如《明实录》:永乐十四年(1416),“伏维北京,南俯中原”,即是。而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如《宋史·李纲传》:“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或指整个黄河流域而言,如诸葛亮《出师表》:“当将率三军,北定中原。”


地区名。即中土、中州,以别于边疆地区而言。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先秦时代已有雒邑(今河南洛阳市)和陶(今山东定陶县)是天下之中的说法,其后华夏族活动范围扩大,古豫州仍被视为九州之中,故称此地为中原。《明实录》永乐十四年(1416年):“伏维北京,南俯中原。”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宋史·李纲传》:“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或指整个黄河流域而言。诸葛亮《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在南北分裂时期,常以此和江东等词相对称。


猜你喜欢

  • 回廓镇

    一名回郭镇。清置,属巩县。即今河南巩义市西南三十一里回郭镇。

  • 西坑寨

    在今安徽绩溪县北七十里西坑。明于此置巡司。《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濠寨”条下:西坑寨在“县东六十里。元置,又置镇守军营于此,明初改置巡司戍守,正统初废”。

  • 蜀城

    指今四川成都市。《新唐书·陈子昂传》:子昂上书武后,“蜀为西南一都会,国之宝府,又人富粟多,浮江而下,可济中国”。《旧五代史·王衍传》: 后唐同光三年 (925),魏王继笈统军灭前蜀,“王师入成都。自

  • 关口

    又作阳安关口。即关城。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三国志·蜀书·姜维传》:“钟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即此。

  • 牟首池

    即牛首池。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书·霍光传》:“辇道牟首。”臣瓒注:“牟首,池名,在上林苑中。”即“牛首池”。

  • 李准滩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西部,位于广雅滩南12海里。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3.7公里。水深在10—37米之间,珊瑚滩底清晰可见。1935年公布名称为格棱泽滩。1947年改名李准滩,以纪念清末广东水师提督

  • 四祖寺

    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北三十里。《清一统志·黄州府二》:四祖寺“在黄梅县西北双峰山,亦名正觉寺。唐武德间建。为四祖道信禅师道场”。今存唐毗卢塔、鲁班亭,元灵润桥,清四祖殿、慈云阁等建筑。

  • 安平侯国

    西汉初元元年(前48)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安福县东南。东汉永元八年(96)改为平都县。西汉初元元年(前48年)置,治今江西省安福县东南。属豫章郡。东汉永元八年(96年)改为平都县。

  • 新开铁路

    从今河南新乡市西南小冀至开封市。全长86.2公里。日伪为联络陇海、平汉 (今京汉) 两路而筑,1939年动工,次年建成。1947年前后被拆除。

  • 九江城

    ①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元和志》卷27黄梅县:九江故城“在县西南七十里。汉九江王黥布所筑”。《方舆纪要》卷76黄梅县:九江城“在县西南七十里。……《晋书》:宁康元年于黥布旧城置新蔡郡。即此”。②即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