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周王陵

东周王陵

东周建都洛阳,历二十二代国王,但因史籍失载,致使多数王陵难以确定墓主。从现有史料和考古资料,东周王陵大致可分三个陵区:(1)周王区。在今洛阳市西南周山附近。因山上有东周王陵,故名。此处现存土冢四个,其中三个相依的土冢居东,俗称“三山”。“三山”以西750米处又有一孤冢。“三山”以中间一冢最高,直径75米,高34米;东侧的一冢直径65米,高30米;西侧的一冢直径51米, 高26米。据历代传说, 这里为周敬王、悼王、定王的陵墓。“三山”以西的孤冢巍峨高耸,直径约115米,高近50米,世人称其为周灵王冢。(2)王城陵区。在今洛阳市纱厂南路以东、西工区中心一带。1957年钻探四座东周墓,平面呈现“甲”字形,一侧为近方形的墓室,墓室周围充填河卵石和木炭以防潮防盗,另侧为墓道。发掘出的1号墓室长10米,宽9米,距地表深12米许,南端的斜坡墓道长达40米,墓道和墓圹的壁上,都施红、黄、白、黑四色的彩绘,葬具周围积石积炭。此墓曾遭两次盗掘,从残存的随葬品看,有铜质车马器、玉器、铁器和彩绘陶器,其中石圭还带有“天子”字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这些大墓附近还陆续发现有规格较高的铜器墓、编钟墓、车马坑、随葬坑等。这里可能是东周早期的王陵区域。(3)金村陵区。在今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端。1962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钻探出一座长19米、宽14米、深12米的大墓,墓道长60米。大墓周围另有二十余座大小墓葬,还有陪葬的车马坑。《水经·洛水注》 引《帝王世纪》曰:“景王葬于翟泉,今洛阳太仓中大冢是也。”太仓位于汉魏故城东北角,即今金村东。金村与翟泉相邻,此大冢应是周景王的陵墓。周威烈王墓也在金村一带。《水经·谷水注》 曰:“周威烈王葬洛阳城内东北隅,景王冢在洛阳太仓中,翟泉在两冢之间。”


猜你喜欢

  • 东崮山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49临漳县:东崮山,“东魏高澄凿池游玩,其后往往为游宴之所。亦谓之东山,旧在邺东也”。

  • 番阳县

    西汉改番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北古县渡镇。《汉书·地理志》 作 “鄱阳”,乃后人从 《续汉书·郡国志》 增邑旁。(番pó) 古县名。西汉改番县置,治今江西省鄱阳县东北古县渡。属豫章郡。东

  • 高柳郡

    北魏永熙中置,属恒州。治所在高柳县(今山西阳高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阳高、天镇及河北阳原等县地。后废。北魏置,治高柳县(今山西阳高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天镇、阳高及河北省阳原等县地。后省。

  • 莫浪坡

    或作莫浪塘。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莫郎。光绪 《大清直省地舆全图》: 元江西南有莫浪坡。

  • 南赣巡抚

    为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的简称。明弘治十年 (1497) 置,驻赣州府 (治今江西赣州市)。辖境屡有变化。嘉靖四十五年 (1566) 定制,辖南安、赣州、韶州、汀州、南雄五府及柳州,相当今赣南、

  • 灵溪

    ①始丰溪支流。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寰宇记》卷98天台县:灵溪“在县西北三十里。孙公绰赋云:‘过灵溪而一濯’是也”。《清一统志·台州府一》“铜溪”条下:灵溪“在(天台)县西北十五里。源出百丈岩, 东流

  • 广城县

    ①南朝宋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紫阳县南六十里。西魏废帝元年(552)并入宁都县。②西魏置,属番和郡。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境。隋开皇中省入番和县。③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广城县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

  • 乾坪

    在今贵州瓮安县境。《明史·李应祥传》: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征杨应龙之役,贵州将 “蔡兆吉又自乾坪抵箐冈,过四牌”。即此。在今贵州省瓮安县境。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贵州兵蔡兆吉自

  • 丹噶尔厅

    清道光九年(1829)置,属甘肃西宁府。治所在丹噶尔城(今青海湟源县)。1913年改为湟源县。

  • 倒水

    即今湖北麻城市西浮桥河。《水经· 江水注》: “举水又西南径齐安郡西,倒水注之,水出黄武山,南流径白沙戍西,……东南合举水。”长江支流。在湖北省东部和河南省东南。因下游在张渡湖以下,汛期受长江洪水顶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