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乌氏县。战国秦置,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
十六国之一。公元384年羌族贵族姚苌称王,两年后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国号秦,史称后秦。有今陕西、甘肃、宁夏、山西一部分地。417年为东晋刘裕所灭。共历三主,三十四年。
即今四川昭觉县西南洒拉地坡乡 (滥坝)。民国 《昭觉县志》 卷2: 滥坝场 “在县西。距城一百一十里”。
即今河南洛宁县东北河底乡。民国 《洛宁县志》 卷1: “河底镇,在城东北六十里。”(1)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北部。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河底,人口 4000。 因处古金水湖底部,故名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改河诺城置,属河州。即今甘肃广河县 (太子寺)。元升为定羌县。
指护密国都城。在今阿富汗东北喷赤河西岸之伊什卡希姆。《旧唐书·高仙芝传》:天宝六载(747),高仙芝伐小勃律,“至特勒满川,即五识匿国也。仙芝乃分为三军:……仙芝与中使边令诚自护密国入,约七月十三日辰
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天津市武清县 (杨村镇) 西南城上村。西晋属燕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天津市武清区西南城上村,属渔阳郡。设有盐官。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
即今湖北老河口市东马头山。《元丰九域志》卷1:襄州光化县“有马窟山”。《舆地纪胜》卷87光化军:马窟山“在二都城东南六里。按《南雍州记》云:汉时有马百匹从此窟出,因此名为马头山,天宝六年改为马窟山”。
即今福建南靖县北和溪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即内蒙古昭乌达盟扎鲁特左翼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