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溪州
①五代末置,治所在今湖南龙山县境。宋为羁縻州。元废。明洪武二年(1369)复置,属永顺宣慰司。清废。
②南宋绍兴中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后废。
北宋分溪州置,治今湖南省龙山县南。《宋史·蛮夷传》:“北江蛮酋最大者曰彭氏,世有溪州,州有三,曰上、中、下溪,又有龙赐、天赐、忠顺、保静、感化、永顺州六……总二十州。”后废。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置,属永顺宣慰使司。清雍正七年(1729年)裁。
①五代末置,治所在今湖南龙山县境。宋为羁縻州。元废。明洪武二年(1369)复置,属永顺宣慰司。清废。
②南宋绍兴中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后废。
北宋分溪州置,治今湖南省龙山县南。《宋史·蛮夷传》:“北江蛮酋最大者曰彭氏,世有溪州,州有三,曰上、中、下溪,又有龙赐、天赐、忠顺、保静、感化、永顺州六……总二十州。”后废。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置,属永顺宣慰使司。清雍正七年(1729年)裁。
即灵道县。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
在今广东乐昌市东。《方舆纪要》 卷102乐昌县: 黄土岭隘 “在县东三十里,路通仁化县”。《清一统志·韶州府》: 黄土岭隘,“明初置高胜巡司防守,万历中裁”。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南八达。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
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三十里。明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中峒。明于此置巡检司。清时裁。
即今台湾基隆市基隆港入口东之和平岛。昔为高山族凯达格兰人聚居地,闽南方言称其屋为“社寮”,故以名岛。连横《台湾通史·疆域志》:基隆厅“当明之季,荷兰既据台南,而西班牙亦入鸡笼,筑垒驻兵,以相角逐,则今
北宋至道三年 (997) 分荆湖路南部置,简称湖南路。治所在潭州 (今湖南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汨罗、益阳、安化、洞口、绥宁等县以南及广西越城岭以南湘水、灌水流域。元废。简称湖南路。北宋初置。雍熙二
唐长安外郭城东面偏南的一门。隋初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郊铁炉庙村南。
即今河北井陉县南十四里高家庄。《方舆纪要》 卷14获鹿县: 高公砦 “山溪阻隘,金末武仙据守于此,为蒙古将天津所陷”。即此。
在今四川南充市南三十五里青居山上。《舆地纪胜》卷156顺庆府:五友亭“在南充之青居山。游丙题云:明月清风为道友,古典今文为义友,孤云野鹤为自在友,怪石流水为娱乐友,山果橡栗为相保友,是五友者, 无须臾
即今江西临川市东南六十里东馆乡。《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临川县“航步镇”条下:东馆税课局“在府南六十里。元置,明朝因之,并置公馆于此。今税课皆兼领于有司”。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