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松源

万松源

在今浙江兰溪市西。《方舆纪要》卷93兰溪县:万松源在“县西四十里。山绕谷深,源口盘固,可以避乱”。


猜你喜欢

  • 刘台庄

    即今河北昌黎县南四十里刘台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昌黎县图:南有刘台庄。

  • 柏谷水

    一名稠桑河。即今河南灵宝市西沙河。《水经· 河水注》: 柏谷水 “出宏农县南石堤山,……又北流入于河”。《寰宇记》 卷6: “柏谷水,亦名壑涧。”

  • 兴城关

    唐置,在今陕西略阳县南。《元和志》卷22兴州顺政县:“兴城关,在县南五里。”在今陕西省略阳县南。唐属顺政县。

  • 南津

    ①在今广东四会市东南。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肇庆府》: 南津巡司 “在四会县东南六十里。明洪武初置,在县东四十里黄冈村。十七年移治于此”。②红河下游支流。在今越南河北省西南。《宋书·杜慧度传》:

  • 清水川

    ①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陕西府谷县西北之清水川,为黄河小支流。《清 一统志·榆林府一》: 清水川 “在府谷县北五十里。自西北沙漠界流入,径清水堡,过欢喜梁,折而东流,又东南注于河。边方士骑,赖以汲饮

  • 昌黎属国

    即辽东属国。东汉置,属幽州。治所昌黎县 (今辽宁义县)。三国魏改置昌黎郡。

  • 宜兴府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宜兴军置,属常州。治所即今江苏宜兴市。二十年 (1283) 降为县,次年又升为府。元贞元年 (1295) 改为宜兴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宜兴军置,治今江苏省宜兴

  • 柘阳寨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永丰县: 柘阳寨 “在县东南五十五里。有巡司。《志》 云,司去平洋坑六里,筑寨以守。平洋之险最为要害”。清雍正六年 (1768) 巡司移驻县西南洋口镇。

  • 庐江郡

    ①楚汉之际分秦九江郡置,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泾县、宣州以西和江西信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汉武帝后治舒(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三十里城池乡)。辖境相当今安徽巢湖市、舒城、霍山县以南,长江以北,湖北英山、广济

  • 渠乐寨

    一名三河堡。在今广西扶绥县东南八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