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湖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舆地纪胜》卷44盱眙军:万岁湖,“《寰宇记》云:在城西二里。方圆三十里。昔周世宗驻跸于此。民因山呼,因以为名焉”。
②在今安徽天长市西。《寰宇记》卷130天长军:“万岁湖在城西二里,方圆三十里。”《舆地纪胜》卷44盱眙军:万岁湖“昔周世宗驻跸于此,民因山呼,因以为名焉”。《方舆纪要》卷21天长县:万岁池“在县西五里。周十里。相传以秦始皇经此而名”。
③在今江西南丰县城东。《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南丰县:万岁湖在“城东一里。今名蔓翠湖。水出流出湖口入于旴江”。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舆地纪胜》卷44盱眙军:万岁湖,“《寰宇记》云:在城西二里。方圆三十里。昔周世宗驻跸于此。民因山呼,因以为名焉”。
②在今安徽天长市西。《寰宇记》卷130天长军:“万岁湖在城西二里,方圆三十里。”《舆地纪胜》卷44盱眙军:万岁湖“昔周世宗驻跸于此,民因山呼,因以为名焉”。《方舆纪要》卷21天长县:万岁池“在县西五里。周十里。相传以秦始皇经此而名”。
③在今江西南丰县城东。《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南丰县:万岁湖在“城东一里。今名蔓翠湖。水出流出湖口入于旴江”。
唐仪凤二年(677)置,属晏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后废。
古雷水自今湖北黄梅县界东流,经今安徽宿松县流入望江县东南,积而为池,称为雷池。又东南流由雷池口入江。《晋书·庾亮传》: 苏竣叛乱时,庾亮 《报温峤书》 曰: “吾忧西垂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安抚司 北宋大观二年(1108) 置,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元改置都云军民府。
明永乐五年(1407)属新安府。治所在东潮县(今越南东北部广宁省东潮县)。辖境相当今广宁省西南部及海兴省东北部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入安南。
即清水坪。今湖南双峰县西南三十八里青树坪镇。
又名六墟桥镇。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陆区镇。明弘治《无锡县志》卷1:“陆墟市在县西四十七里富安乡。”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无锡县西有“六区桥镇”。
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舆地纪胜》 卷78荆门军: 魏基州故城 “在今长林县东绿麻山”。《清一统志·荆门州》: 绿麻山 “在荆门州东南 一百三十里。俗呼为桃李山。前有绿麻寺旧址”。
①在今山西广灵县东北十五里焦山村。清乾隆 《广灵县志》 卷1: 焦山 “系官堡”。②在今山西大同市北。一说在今内蒙古巴丰镇市南。《辽史·景宗纪》: 乾亨四年 (982) 九月,“甲辰,(耶律贤) 猎于
今蒙古国西部科布多省东南之宗海尔汗山。元长春真人自中亚东归经此。《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下:“复经金山南,东北傍山行……山行三日至阿不罕山。”古山名。即今蒙古国科布多省与戈壁阿尔泰省接界处之宗海尔罕山。蒙
①即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朝阳镇。清宣统二年 (1910) 置舒兰县于此。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舒兰县,土名朝阳川。”②即今吉林龙井市西北朝阳川镇。《清史稿·地理志》 延吉府: “布尔哈通河……径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