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岁山

万岁山

①俗称煤山。即今北京故宫神武门北景山。明永乐五年(1407)兴建北京宫殿,将拆除元宫殿及挖掘紫禁城护城河的渣土,堆积成土山。土山位于纵贯皇城中轴线上,取名万岁山。《明一统志》卷1:西苑“东北有万岁山,高耸明秀,蜿蜒磅礴,上插霄汉, 隐映宫阙, 皆禁中胜境也”。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城,崇祯皇帝吊死在此山东麓一槐树下。《明史·庄烈帝纪》:“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即此。清顺治十二年(1655)改为景山。今为景山公园。

②即万安山。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十里万安镇。《寰宇记》卷104休宁县:“吴避孙休之名,改为海阳县,仍移于万岁山上。”

③又名城山。在今安徽凤阳县城北隅。《方舆纪要》卷21凤阳县:万岁山“在皇城北,城垣经其上。东西有二峰对峙,东曰日精,西曰月华”。

④北宋政和七年(1117)筑,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隅。《宋史·地理志》:政和七年(1117),“始于上清宝箓宫之东作万岁山。山周十余里,其最高一峰九十步,上有亭曰介,分东西二岭,直接南山”。宣和四年(1122)改名艮岳。

⑤即今湖南郴县西南三十里灵寿山。《水经·耒水注》:千秋水“出西南万岁山,山有石室,室中有钟乳,山上悉生灵寿木,溪下即千秋水也”。《舆地纪胜》卷57郴州:万岁山,“天宝六年改为灵寿山”。


(1)在安徽省凤阳县城东北隅。原名凤凰山,又名九华山,明朱元璋即帝位后改称万岁山。有东西两峰对峙:西为月华山;东为日精山。昔有明太祖御书“第一山”碑,建有“御书亭”,均毁。(2)又称艮岳、寿峰、寿山艮岳、万寿山。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内。北宋徽宗时筑,周十余里,高九十步。上建亭台楼阁,下掘池沼。金兵入汴时被毁。(3)“景山”的旧称。


猜你喜欢

  • 金阊

    今江苏苏州市旧时之别称。因城西阊门内旧有金阊亭而得名。旧时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别称。因城西阊门外旧有金阊亭得名。

  • 庙旺墟

    即今广西象州县东南妙皇乡。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 武宣县图: 东北有庙王 (旺)墟。

  • 万胜冈

    ①在今江西宜春市东。《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四年(914),淮南将刘崇景以袁州叛附于楚,(吴)杨渥遣“柴再用等与刘崇景、许贞战于万胜冈,大破之”。即此。《明一统志》卷57袁州府:万胜冈“在府城东五里。

  • 华光礁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西南,位于盘石屿北7海里。是西沙群岛中的大环礁之一。1935年公布名称为觅出礁。1947年改名华光礁。中国渔民因认为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环礁, 向称大筐、大塘、大圈。郑资约《南海

  • 河顺村

    即今河南林州市东北河顺镇。民国 《林县志》 卷1 《乡镇》: “河顺村,距城三十里。”

  • 温明殿

    西汉赵国宫城建筑之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八里赵王城。《后汉书·耿弇传》: 汉末刘秀击败王郎占领邯郸后,“时光武居邯郸宫,昼卧温明殿”。李贤注: “汉赵王如意之殿也,故基在今洺州邯郸县内。”

  • 余发县

    西汉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峨山县附近(一说在今越南清化省厚禄县附近)。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越南清化省峨山一带。属九真郡。后废。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马援征交趾进入余发,即此。

  • 两当郡

    西魏置,属凤州。治所在两当县(今甘肃两当县东三十五里杨家店)。辖境相当今甘肃凤县、两当二县地。隋开皇初废。北魏置,治今甘肃省两当县东杨家店。属梁州。辖境约当今两当县境。隋开皇初废。

  • 上兰村

    即今山西太原市北上兰镇。同蒲铁路有支线通此。

  • 惠嫋湖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6武定军民府: 惠嫋湖 “在府西北八十里。湖方五里。茂林掩映,水色清碧,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