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鸾钗
晋.王嘉《拾遗记》卷七《魏》:“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入宫后最宠爱。外国有献火珠龙鸾之钗,帝曰:‘明珠翡翠尚不能胜,况乎龙鸾之重。’”
三国时,外国向魏帝进献火珠龙鸾钗。魏文帝说若使美人薛灵芸(帝为其改名为薛夜来)佩饰,恐不胜其重。后因用为咏钗,或借以咏史怀古。
宋.苏轼《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雷塘水干禾忝满,宝钗耕出馀龙鸾。”
晋.王嘉《拾遗记》卷七《魏》:“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入宫后最宠爱。外国有献火珠龙鸾之钗,帝曰:‘明珠翡翠尚不能胜,况乎龙鸾之重。’”
三国时,外国向魏帝进献火珠龙鸾钗。魏文帝说若使美人薛灵芸(帝为其改名为薛夜来)佩饰,恐不胜其重。后因用为咏钗,或借以咏史怀古。
宋.苏轼《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雷塘水干禾忝满,宝钗耕出馀龙鸾。”
源见“龙骧茔”。指帝赐哀荣。唐杜甫《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诗:“墓待龙骧诏,台迎獬豸戚。”
源见“六出奇计”。泛指有出奇制胜计谋的人。宋辛弃疾《鹧鸪天.和傅先之提举赋雪》词:“添爽气,动雄情,奇因六出忆陈平。”
古时富贵之家为表示尊显,常列鼎而食,在宴会上击钟奏乐。后以“击钟鼎食”为表现豪富权贵之家生活奢华的典故,又作“钟鸣鼎食”。【出典】:《汉书》卷91《货殖传》3694页:“其余郡国富民兼业专利,以货赂自
《五代蜀史》:“彬(欧阳彬)大喜曰:‘青山绿水为二千石(旧时太守之俸为二千石,故亦以称太守),作诗饮酒为风月主人岂诚不善乎!’”任渊注引苏轼帖云:“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因以“风月主人”称
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 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
源见“枕中鸿宝”。指宝藏的秘术。唐于鹄《题服柏先生》诗:“仍闻枕中术,曾授汉 淮王。”【词语枕中术】 汉语大词典:枕中术
同“北辕适楚”。明刘基《顺斋箴为夏仲珍作》:“北辕适粤,徒劳何为?”见“南辕北辙”。明·刘基《顺斋箴为夏仲珍作》:“~,徒劳何为?”【词语北辕适粤】 成语:北辕适粤汉语大词典:北辕适粤
见〔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连动 看到国家有危难,勇于挺身而出,献出生命。语出《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晋书·殷仲文传》:“至如微臣,
见“燃犀温峤”。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8:“温峤至牛渚,燃犀照诸灵怪。”
宋.释洪惠《冷斋夜话》卷三“活人手段”:“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堕瓮水中。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迸,儿得不死。”后以“击瓮”用为幼儿智略不凡的典故。宋.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