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龙胡之痛

龙胡之痛

源见“乘龙出鼎湖”。指对皇帝去世的哀痛。清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前母陆氏加赠宜人制》:“顾此襢编之锡,曾不间于乌鸟之怀;是知簪履之遗,益无解于龙胡之痛。”


偏正 龙胡,龙须。《汉书·郊祀志上》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余人,龙乃上去……百姓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髯号”。后遂以“龙胡之痛”指失去亲人的哀痛。清·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前母陆氏加赠宜人制》:“顾此襢编之锡,曾不问子乌鸟之怀;是知簪履之遗,曾无解于~。”△多用于写失去亲人。


【词语龙胡之痛】  成语:龙胡之痛汉语词典:龙胡之痛

猜你喜欢

  • 我劳如何

    劳:劳苦。 我是多么劳苦啊! 原是自叹劳苦之辞。语出《诗.小雅.绵蛮》:“道之云远,我劳如何!”后也用作怀人之语。“劳”作“忧愁”“操心”解。三国.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

  • 起自东山

    源见“东山再起”。谓重新出仕。宋李廷忠《庆清朝.上楼大参》词:“天启重光,地钟上瑞,有人起自东山。”

  • 知命之年

    源见“知命”。指五十岁。晋潘岳《闲居赋》:“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唐白行简《李娃传》:“〔荥阳公〕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偏正 50岁。语本《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唐·

  •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伯:古代女子称自己的丈夫。殳( ㄕㄨ shū ):古代兵器,形如竿,竹制,长一丈二尺。王:指周王。前驱:走在前面的战士或卫士。 阿哥手执丈二殳,正为周王打先锋。 原意是说春秋时卫蔡等国跟随周王伐

  • 璇玑断肠图

    同“璇玑织锦”。清纳兰性德《四时无题诗》之十一:“璇玑好谱断肠图,却为思君碧作朱。”

  •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本:根本。指事物的基础或主体。道:指治国做人的原则。 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表示凡事要致力于根本。语出《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宋.普济《五灯会元

  • 无何杯

    源见“日饮亡何”。借指美酒。宋张耒《赠无咎以既见君子胡为不喜为韵》之六:“虽乏无何杯,颇多未见书。”

  • 驯桑雉

    同“驯雉”。唐罗隐《寄前户部陆郎中》诗:“出驯桑雉入朝簪,萧洒清明映士林。”

  • 缓步代车

    谓徒步以代乘车。《北史.刘炫传》:“缓步代车,无事为贵。”又作“缓步当车”。见“安步当车”。《北史·刘炫传》:“玩文史以怡神,阅鱼鸟以散虑,观省野物,登临园沼,~,无事为贵。”【词语缓步代车】  成语

  • 明珠十斛

    参见:明珠买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