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齐楚浙党

齐楚浙党

明末官僚机构中因地缘关系结成的政治派系,齐党、楚党、浙党的合称。是东林党的反对派。明中叶以后,严重的政治危机和财政危机,加深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激烈。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浙江宁波人沈一贯入阁为大学士,几年后任首辅,他联合在京的浙江籍官僚,结成东林党的反对派,被称作“浙党”。此外,朝中官僚组成的东林党的反对派还有“齐党”(以亓诗教籍贯山东而得名)、“楚党”(以官应震、吴亮嗣籍贯湖广而得名)以及“宣党”、“昆党”等,也都是以地缘关系结成的党派。浙党势力最大,齐党、楚党皆依附于它,联合攻击东林党,排斥异己,故合称“齐楚浙党”。它们与东林党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党争。对立双方利用每6年一次的京察作为排挤打击对方的手段,便明末考核京官的制度成为党争的工具。宦官魏忠贤得势后,齐楚浙党大多投靠其门下,形成阉党

【出典】:

明史》卷218《方从哲传》5760、5761页:“向高秉政时,党论鼎沸。言路交通铨部,指清流为东林,逐之殆尽。及从哲秉政,言路已无正人,党论渐息。丁巳(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京察,尽斥东林,且及林居者。齐、楚、浙三党鼎立,务搏击清流。齐人亓诗教,从哲门生,势尤张。”

【例句】: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6《汪文言之狱》:“歙人汪文言有智术,负侠气,入京输资为监生,用计破齐、楚、浙三党。”


猜你喜欢

  • 叔夜于仙绝缘

    源见“王烈髓”。指无缘得道成仙。清黄景仁《夜起》诗:“君平与世原交弃,叔夜于仙已绝缘。”

  • 雉哺东郊

    同“雉乳”。明姚夔《寄赠咸宁唐大尹》诗:“凫飞南国花盈县,雉哺东郊柘满村。”

  • 人去楼空

    源见“杳如黄鹤”。表达面对旧居怀念故人之意。清纳兰性德《百字令.废园有感》词之四:“怕见人去楼空,柳枝无恙。”巴金《随想录.在尼斯》:“女主人公孤零零地消失在凄清的寒夜里,那种人去楼空的惆怅感觉一直折

  • 孟尝焚券

    源见“冯谖市义”。指轻钱财,施仁义,获取人心。清袁枚《自寿诗亦嫌有未尽者再赋》之一:“孟尝焚券除烦恼,萧惠栽杨总达观。”

  • 鹊渡

    同“鹊桥”。清蒲松龄《陈淑卿小像题辞》:“倥偬搭面,送神女于巫山;仓猝催妆,迎天孙于鹊渡。”【词语鹊渡】   汉语大词典:鹊渡

  • 脱颖

    同“脱颖而出”。宋叶適《送薛子长》诗:“能文乃天姿,脱颖酬始愿。”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脱颖自北伐,初胜湘江曲。秋风扫落叶,铁军声威立。”【词语脱颖】   汉语大词典:脱颖

  • 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用战争来消灭战争,这样的战争手段虽加运用,也是可以的。语出《司马法.仁本》:“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商君书.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

  • 千闻不如一见

    见〔百闻不如一见〕。其他耳闻千次,不如亲眼见一次。《陈书·萧摩诃传》:“(侯)安都谓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常用以说明亲身的体验胜过未经体验的感受。【词语千闻不如一见】  成语:千闻不如一见汉

  • 妖狐射影

    源见“含沙射影”。比喻暗中诽谤中伤。妖狐,即短弧。明 王錂《春芜记.解嘲》:“蒙问,把前言乍省,似妖狐射影,市虎惊心。”

  • 兰摧玉折

    芳兰摧折,美玉粉碎,比喻贤才的夭折。《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毛伯成:毛玄,字伯成,东晋人,官征西行军参军。并列 香兰被摧残,美玉被折断。比喻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