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鼎足三分

鼎足三分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蒯通劝说大将韩信反汉语曰:“当今两主之命县(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鼎足,鼎脚也。鼎是三只脚的古代炊具。楚汉相争时,蒯通劝韩信反汉自立,与楚汉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后遂以鼎足三分喻三方并立。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汉家王气已将终,鼎足三分各自雄。”


主谓 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三国演义》120回:“~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鼎,不读作tǐng。△多用于局势方面。→鼎足而居 分庭抗礼 ↔一统天下大同世界。也作“鼎分三足”、“鼎足而三”、“三分鼎峙”、“三分鼎立”、“三足鼎立”、“三分鼎足”。


【词语鼎足三分】  成语:鼎足三分汉语词典:鼎足三分

猜你喜欢

  • 玄夷之命

    源见“苍水使”。指大禹治水登宛委山所得玄夷苍水赐给他的金简之书。玄夷,上古传说东夷九神之一。北周庾信《温汤碑》:“咸池浴日,先应绿甲之图;砥柱浮天,始受玄夷之命。”

  • 献仪

    《汉书.翟方进传》:“宗室之俊有四百人,民献仪九万夫。”民之仪谓贤人。旧以“献仪”比喻进贤。【词语献仪】   汉语大词典:献仪

  • 厉精图治

    图:谋求。振奋精神,力求治理好国家。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三:“熙宁中,王介甫初参大政,神考方厉精图治。”亦作“厉精求治”。《新唐书.魏知古等传赞》:“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惮,故

  • 日驭

    同“日御”。隋卢思道《从驾经大慈照寺》诗:“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亦指帝王车驾。宋苏轼《赐安神宗御容押班冯宗道等银合茶药敕书》:“属祠宫之告具,骖日驭以遄征,往复之间,忠劳亦至,特加存问。”【词语

  • 班妾辞

    同“班妾辞辇”。晋张华《女史箴》:“班妾有辞,割欢同辇。”

  • 梦尽失欢

    《文选》卷十九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序》:“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玉曰:‘其梦若何?’王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楚词人宋玉在《神女

  • 宓子驱车

    汉.刘向《说苑.政理第二十八》:“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鱎

  • 南风掷孕

    《晋书.后妃上.惠贾皇后传》:“惠贾皇后讳南风,平阳人也,小名时。贾充女。……妃性酷虐,尝手杀数人。或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堕地。”晋.贾充的女儿贾南风,生性极其残酷暴虐,妒忌心很大,发现姬妾怀孕,就用戟

  • 海内横流

    源见“沧海横流”。比喻时世动乱不安。宋陆游《往事》诗:“海内横流日,吾犹及建炎。”

  • 女娲补

    同“女娲补天”。清姚燮《双鸩篇》:“天缺不得女娲补,海缺不得精卫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