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鲙虫

鲙虫

三国志.华佗传》:“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后以“鲙虫”指食生腥之物所生的寄生虫。宋王安石《赠陈君景初》诗:“珍丸起病瘠,鲙虫随泄呕。”


【词语鲙虫】   汉语词典:鲙虫

猜你喜欢

  • 恒河沙数

    《金刚经.无为福胜分》十一:“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恒河:南亚有名的大河,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两岸都是沙子,为印度佛教徒奉为圣河。“恒河沙数”形容

  • 耳闻不如目见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载:战国时,魏文侯派西门豹去治理邺,嘱咐西门豹要亲自调查了解情况,不要轻信传闻。“文侯曰:‘……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贱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

  • 红叶之题

    同“红叶题诗”。明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毕竟是百年姻眷了,数当明白。相会有日,君不见红叶之题乎?”见“御沟红叶”。明·张景《飞丸记·邸揣摩》:“毕竟是百年姻眷了,数当明白。相会有

  • 王春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春,壬正月……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后因以“王春”指夏历新春。唐杜甫《暮春送马大卿赴阙》诗:“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词语王春】   汉语大词典:王春

  • 胶柱

    同“胶柱鼓瑟”。明张居正《答蓟镇巡抚刘百川书》:“蓟 永事势,与他镇不同,若俟贼已见形,而后调兵支粮,则无及矣。事有权宜,不宜胶柱,惟公裁之。”【词语胶柱】   汉语大词典:胶柱

  • 东阁怜才

    参见:东阁

  • 藏垢怀耻

    见“藏垢纳污”。三国魏·嵇康《幽愤》诗:“大人含弘,~,民之多僻,政不由己。”

  • 伏莽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唐李德裕《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始擒伏莽之戎,遽拔升天之险。”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词语

  • 书剑无成

    参见:书剑

  • 金铃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上.花上金铃》:“天宝(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初,宁王日侍,好声乐。……至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