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高冠博带

高冠博带

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或指穿着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亦作“蛾冠博带”。元.关汉卿《谢天香》一折:“恰才耆卿说道好觑谢氏,必定是峨冠博带一个名士大夫,你与老夫说咱。”《三国演义》三七回:“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鲁迅《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他们抱着一种幻想,以为只要将满洲人赶出去,便一切都恢复了‘汉官威仪’,人们都穿大袖的衣服,峨冠博带,大步地在街上走。”


并列 戴着高大的帽子和系着宽阔的衣带。原指儒生的装束,现用于比喻穿着礼服。语出《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例]在舞台上,他无论扮演~的官人,或市井小人,都形象逼真,唯妙唯肖。△用于描写穿戴装束。也作“峨冠博带”、“博带峨冠”、“巍冠博带”。


【词语高冠博带】  成语:高冠博带汉语词典:高冠博带

猜你喜欢

  • 陈王赋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

  • 君是伯休非

    源见“韩康卖药”。非,相当于“否”。谓欲逃名而不能。宋陆游《老境》诗:“堪笑街头小儿女,问予君是伯休非?”

  • 画饼充肠

    同“画饼充饥”。宋朱熹《拟古》诗之四:“寓龙不为泽,画饼难充肠。”

  • 渴骥奔泉

    《新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渴骥奔泉”原是唐人形容徐浩书法体势,后用以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元.袁桷《清容居士集》九《次韵张希孟凝云

  • 廉石

    同“郁林石”。清钱谦益《陈大绶父时霖加赠中宪大夫大仆寺少卿制》:“环堵萧然,坐客之寒毡未改;门庭寂若,传家之廉石犹新。”【词语廉石】   汉语大词典:廉石

  • 西征则东国怨

    指周公的军队讨伐西方的国家,东方国家的人民就抱怨周公军队不来,这是盼望周公军队早日到来,解民于倒悬的意思。《公羊传.僖公四年》:“古者周公,东征则西国怨,西征则东国怨。”参见“东征西夷怨”条。

  • 之无

    源见“略识之无”。指简单的字。金元好问《赠利州侯神童》诗:“极知之无不足讶,更恐洛诵难为功。”【词语之无】   汉语大词典:之无

  • 付之东流

    唐高適《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东流,指向东流入大海的江河。后因以“付之东流”比喻完全葬送或落空。清陈确《丙戌年蚕谣》序:“故窭人不支,至有中道废弃者,并十一之偿付之东流矣!”

  • 苞茅不贡

    苞茅即菁茅,古代祭祀时用以缩酒。春秋时齐伐楚,即以楚不向周室进贡苞茅为借口,质问楚国:“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事见《左传.僖公四年》。

  • 汉珮

    同“汉皋佩”。宋孙光宪《临江仙》词之二:“终是有心投汉珮,低头但理秦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