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蕉鹿梦”。谓樵采生活。宋张炎《木兰花慢.元夕后春意盎然》词:“任蹴踏芳尘,寻蕉覆鹿,自笑无能。”
源见“和氏之璧”。喻怀才不遇,蒙冤受害。清归庄《昆山石歌》:“贵玉贱石非通论,三献三刖千古恨!”
源见“陶令宅”。指隐居田园的闲适之趣。宋 石麟《水调歌头.寿致政叔时又得孙》词:“赢得濠梁真乐,剩有陶园佳趣,杖屦日安闲。”
源见“素女弦”。指素女鼓瑟发出的清幽弦音。汉扬雄《太玄赋》:“听素女之清声兮,观宓妃之妙曲。”
《晋书》卷六十八《贺循传》:“疾惭笃,表乞骸骨,上还印绶,改授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帝临轩,遣使持节,加印绶。循虽口不能言,指麾左右,推去章服。车驾亲幸,持手流涕。太子亲临者三焉,往还皆拜。儒者以
《关尹子.宇篇》:“以盆为沼,以石为岛,鱼环游之,不知其几千万里而不穷也。”鱼在盆中游,以盆为沼池,以石为鸟屿,茫茫然以为千万里而无穷。这是从微观的局限而生发出的狭隘主观主义的错误,盆非沼,石非岛,方
着意:用心。等闲:随便。 元明熟语。比喻用心做的事做不成功,而无意做的事反有结果。语出元.关汉卿《鲁斋郎》二折:“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谁识张珪坟院里,倒有风流可喜活观音。”《警世通言.三
同“鱼目混珠”。宋司马光《稷下赋》:“珷玞乱玉,鱼目间珠。泥沙涨者其泉慁,莨莠茂者其谷芜。”见“鱼目混珠”。宋·司马光《稷下赋》:“珷玞乱玉,~,泥沙涨者其泉混,莨莠茂者其谷芜。”【词语鱼目间珠】
国家陷于混乱,才有所谓忠臣。 表示只有在危难之中才能显示人的忠贞之节。语出《老子》一八章:“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隋书.诚节传.论》:“须陁、善会有温序之风.子翊、松贇蹈解扬之烈。国家
同“隋和”。卞,卞和。晋陆云《赠顾彦先》诗之一:“光莹之伟,隋 卞同珍。”【词语隋卞】 汉语大词典:隋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