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周?传》:“庾亮尝谓?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世说新语.轻诋》“西施”作“西子”。无盐,齐国丑妇;西施,越国美女。后以“刻画无盐,唐突西施”谓为了突出
见〔牛头不对马嘴〕。见“牛头不对马嘴”。《儿女英雄传》25回:“一段话说了个乱糟糟,~。”【词语驴唇不对马嘴】 成语:驴唇不对马嘴汉语大词典:驴唇不对马嘴
同“琴高乘鲤”。宋汪藻《赋琴高鱼》诗:“俗云琴高生,控鲤宛溪左。”
同“易如反掌”。《北史.王轨传》:“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欲为身计,易同反掌。”见“易如反掌”。《北史·王轨传》: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欲为身计,~。【词语易同反掌】 成语:易同反掌汉语大词典: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五代刘昫《旧唐书.安禄山传》: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反于范阳,矫称奉恩命以兵讨逆贼杨国忠。”渔阳,唐代郡名、属范阳节度使统辖。安禄山在
《诗.大雅.大明》:“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意谓大国有一个女儿,好比天上的仙子。本为赞颂文王所聘之女太姒之语,后以“俔天”借指皇后或公主。《后汉书.胡广传》:“夫岐嶷形于自然,俔天必有异表。宜参良家,
源见“绕指柔”。指极精湛柔韧之物。明袁宏道《春日同谢于楚等访度门法师》诗:“历尽摧车坂,稍存绕指金。”
同“渔阳掺挝”。南朝 梁王僧孺《咏捣衣》:“散度《广陵》音,掺写《渔阳曲》。”宋曾巩《送双渐之汉阳》诗:“可能频度《渔阳曲》,不负当年鹦鹉洲。”【词语渔阳曲】 汉语大词典:渔阳曲
《三国志.魏书.崔林传》:“林曰:‘刺史视去此州如脱屣,宁当相累邪?”屣,音xǐ。三国时,魏国幽州刺史崔林曾以辞去刺史官职比作脱去拖鞋一样。后遂用为无意为官之典。唐.李颀《送刘四》诗:“辞满如脱屣,立
同“九万抟扶”。林百举《潮州送叔野之南阳》诗:“莫思九万扶摇事,觅个巢儿且远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