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隔墙有耳

隔墙有耳

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因此以“隔墙有耳”形容言重要事情须加意保密,以防有人偷听,使秘密外泄。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常言道:‘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只可你知我知。”


主谓 墙外还会有人偷听。指秘密外泄。语本《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三侠五义》103回:“白五爷又吩咐雨墨不必忙在一时,惟恐~。我等深服白五爷精细。”△用于儆诫。→属垣有耳 ↔事以密成 风雨不透。 也作“隔窗有耳”。


【词语隔墙有耳】  成语:隔墙有耳汉语词典:隔墙有耳

猜你喜欢

  • 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不惧朝内外非议而执意变法事。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历任签书淮南判官、鄞(yín银)县知县、舒州通判。嘉祐二年

  • 难收覆盆水

    同“覆水难收”。清李渔《奈何天.狡脱》:“他便要回归,我也难收覆盆水。”【词语难收覆盆水】   汉语大词典:难收覆盆水

  • 君子可欺以其方

    形容偏信表面上合理的事,结果上当受骗,也比喻坏人利用他人的正直钻空子。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孟子举了一个故事。他说,从前有人送条活鱼给郑子产,子产叫管池沼的校人放它到池子里去喂养。校人把鱼煮着吃了,却向子

  • 剡曲兴尽

    源见“访戴”。谓乘兴访友兴尽而归。清陈维崧《龙山会.暮秋蘧庵先生自吴中归词以讯之》词:“剡曲兴尽王猷,懒心情,最聊萧唯画。”

  • 河阳衰鬓

    源见“潘安白发”。慨叹时光流逝,身心渐衰。宋谢懋《风入松》词:“近来眼底无姚魏,有谁更,管领年芳。换得河阳衰鬓,一帘烟雨梅黄。”

  • 孔李通家

    参见:通家文举过

  • 践祚

    同“践阼”。《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初既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天下归心。”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是岁,嗣天子践祚而理。”【词语践祚】   汉语大词典:践祚

  • 墨磨盾鼻

    同“磨盾鼻”。清张问陶《赠方荷严光禄》诗:“墨磨盾鼻朝驰檄,米淅矛头夜拥兵。”

  • 六计

    同“六出奇计”。明陈基《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诗:“六计西来思挠楚,三军左袒欲安刘。”【词语六计】   汉语大词典:六计

  • 谷永言事

    谷永(?-前8年)字子云,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人。年轻时,在长安当官府小吏,后来广泛地学习各种经书。建昭年间(前38-前34年),御史大夫繁延寿听说谷永有很高的才德,选拔他任太常丞(掌管内部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