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附蝉

附蝉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郎中侍从者著貂羽,黄金附蝉,皆号侍中。”颜师古注:“附蝉,为金蝉以附冠前也……而貂羽附蝉,又天子侍中之饰。”汉侍中、中常侍,唐散骑常侍冠饰。因借指尊官。唐羊士谔《都成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诗:“珠履行台拥附蝉,外郎高步似神仙。”


【词语附蝉】   汉语词典:附蝉

猜你喜欢

  • 方朔饥

    同“方朔苦饥”。唐寒山《诗》之一二八:“只取侏儒饱,不怜方朔饥。”【词语方朔饥】   汉语大词典:方朔饥

  • 素文

    源见“素王”。又《文选.班固〈幽通赋〉》:“素文信而底麟兮,汉宾祚于异代。”李善注:“孔子作《春秋》,素王之文,以明示礼度之信而致麟。”谓发扬素王之道的文章,特指《春秋》。唐王建《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

  • 衣锦昼荣

    同“衣锦还乡”。明沈鲸《双珠记.弃官寻父》:“微行捷径,可知非衣锦昼荣。”

  • 池塘草梦

    源见“梦惠连”。谓创作有神来之笔。元黄庚《凉夜即事》诗:“小蛮问我诗未成,诗在池塘草梦中。”

  • 濯溉

    《诗.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毛传:“溉,清也。”原谓洗涤,后引申比喻栽培、提拔。《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张 王抚翼于陈相。”李善注:“言宰嚭由伍

  • 缩地补天

    即改造天地,比喻实行全面改革。为唐朝初年议定音律时大臣们恭维唐高祖李渊的词句。李渊(566-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隋末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又拜太原留守。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晋阳(今

  • 燕昭

    源见“黄金台”。指燕昭王,后代称其为渴于求贤之君。宋范仲淹《上张右丞书》:“昔郭隗以小才而逢大遇,则燕昭之名于今称道。”【词语燕昭】   汉语大词典:燕昭

  • 初生牛犊不畏虎

    同“初生之犊不惧虎”。陈立德《前驱》五:“‘初生牛犊不畏虎’,万先廷就像一只这样的牛犊。他似乎永远不会感到自己面前会有难以逾越的困难。”

  • 一问三不知

    三不知原指事情的开头、经过和结局这三个过程。现用一问三不知,泛指无论怎么问,对方一概不知,含贬意。公元前468年,晋国荀瑶率师伐郑。晋大夫荀寅认为:“君子谋划事情,要把这一件事情的开始、中间经过和最后

  • 量移

    唐朝制度,得罪被贬至远方的官吏,遇赦则酌量移至近处,谓之“量移”。《旧唐书.玄宗纪上》:“大赦天下,左降官量移近处。”唐代白居易《自题》诗:“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词语量移】   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