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患得患失的人,无论受宠或受辱,都不免要惊恐。后世谓受宠后的惶恐心情为“受宠若惊”。主谓 君王以居下为道,得之则惊喜,失之则惊恐。受宠、受辱都惊。
源见“乘槎”。美称船。唐王维《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查。”
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草明《乘风破浪》一:“别的不敢说,说到‘铁牛’,我侍候它快将二十年,它的脾气哪一点我不知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人是这样,高炉更是这样。”见“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草明《乘风
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后以“歌吹扬州”指繁华游乐之地。宋贺铸《采桑子.罗敷歌》词之三:“东南自古繁华地,歌吹扬州。十二青楼,最数秦娘第一流。”
《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后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三国演义》六十回:“操谓松曰:‘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
北齐.杜弼《檄梁文》:“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池鱼林木,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明.沈采《千金记.免死》:“小人本非池鱼林木之罪。老爹,体天自有好生之德,今日岂无救死之权。”并列
源见“榆枋之见”。比喻识浅志小、无所作为之人。斥,通“尺”。柳亚子《陆郎曲赠子美》:“一朝鹏翼图南去,斥鷃樊篱笑岂知。”
源见“凫乙辨”。借指相似之物。清赵翼《汪文端师殁已数月以诗哭之凡一千字》:“乙鸿精鉴别,五雀定衡铨。”
五代时郑昌士有八子,皆俊秀,闻名于时,号“郑氏群虎”。宋代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时号喻物》,‘‘五代闽中郑昌士有八子,皆以词学闻,号郑氏群虎。”【词语郑氏群虎】 成语:郑氏群虎汉语大词典:郑氏群虎
《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殴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泰阿,同“太阿”,宝剑。后以“太阿倒持”比喻授人权柄,自受其害。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