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长孺国器

长孺国器

汉书.韩安国传》:“韩安国字长孺,梁成安人也”。“安国为人多大略,知足以当世取舍,而出于忠厚。贪耆财利,然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于梁举壶遂、臧固,至它,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唐.颜师古注:“言臣下皆敬重之,天子一人亦以为国器。国器者,言其器用重大,可施于国政也。”

汉.韩安国字长孺,为人雄才大略,汉武帝刘彻很赏他的才能,以其为国器,意为能施政于国,堪当大任。后用为咏辅弼之才的典故。

唐.李瀚《蒙求》诗:“季珪士首,长孺国器。”


猜你喜欢

  • 三岛灵山

    同“三神山”。元邓文原《万岁山广寒殿》诗:“三岛灵山浮海至,九天丹阙倚云开。”

  • 侯王蚁

    源见“南柯梦”。喻人生如梦,富贵无常。宋王奕《贺新郎.金陵怀古》词:“老媚幽花栖断础,睇故宫、空拊英雄髀。身世蝶,侯王蚁。”

  • 逃之天天

    原为桃之夭夭,指新嫁女子脸色象盛开的桃花一样美丽。后以“桃”、“逃”同音,遂演化为“逃之夭夭”,表示逃跑,今带有诙谐或嘲讽之意。【出典】:《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三寸舌

    形容能言善辩,娴于辞令。《史记.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

  • 山中散木

    源见“樗栎”。喻无用之材。宋张炎《风入松.听琴中弹樵歌》词:“颇笑山中散木,翻怜爨下劳薪。”

  • 天未丧斯文

    文:指周代文化礼乐制度。此典指孔子说:上天并不要毁灭这种周代文化礼乐制度。后以此典感叹文人遭遇困境;或伤感文人之死。孔子要去陈国(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县),经过卫国匡(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地,由孔子弟子颜

  • 委冰

    源见“冰人”。指托人做媒。《聊斋志异.胭脂》:“娘子如有意,当寄语使委冰焉。”【词语委冰】   汉语大词典:委冰

  • 邓侯饿

    同“邓通饿死”。宋何梦桂《赠唐乐天星翁》诗:“不见邓侯饿,铜山化为尘?”

  • 危急存亡之秋

    指在形势危急、存亡难料的关键时刻。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金.元好问《外家别业上梁文》:“遗山道人,蟫蠹书痴,鸡虫禄簿,仕于危急存亡之秋。”《宋

  • 剪烛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清吴伟业《吴门遇刘雪舫》诗:“当时听其语,剪烛忘深更。”【词语剪烛】   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