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铜山铁壁

铜山铁壁

此典为南宋李伯玉坚毅不阿事。李伯玉,字纯甫,号斛峰。宋饶州余干(今属江西)人。初名诚,因犯理宗潜讳改名。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第二,授观察推官、太学正兼庄文府教授、太学博士。召试馆职,累迁太府少卿、秘书少监、起居郎、工部侍郎。度宗即位,兼侍讲,权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他立朝刚毅,贾似道召集百官议事时,曾忽然大声说:“你们若不是我的提拔哪会有今天?”众人都沉默不敢吭声。只有李伯玉回答说:“伯玉殿试第二,没有你的提拔,也会有今天。”贾似道听后面带怒色。遂将他降为隆兴府知府。当时有人对李伯玉评价道,其气节坚毅,犹如铜山铁壁一样难以摧毁;看他立朝的风度和气节,此言不虚。

【出典】:

宋史》卷424《李伯玉传》12666一12667页:“伯玉尝请罢童子科,以为非所以成人材,厚风俗。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

【例句】:

元·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第二折:“一撞一冲,则教你心如铁石也怕恐,便有那铜山铁壁都没用。” 清·吾庐孺《京华慷慨竹枝词·片马》:“铜山铁壁动雄关,电信筹边日往还。”


并列 比喻极为坚固的物体。也比喻坚强可靠的人。语出《宋史·李伯玉传》:“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元·尚仲贤《柳毅传书》2折:“两条龙身躯纵,……则教你心如铁石也怕恐,便有那~都没用。”△褒义。多用以形容坚固的防御工事或团结、坚强的群体。→金城汤池 ↔朽木粪墙


【词语铜山铁壁】  成语:铜山铁壁汉语词典:铜山铁壁

猜你喜欢

  • 开阁待宾

    源见“东阁招贤”。指大臣礼贤爱士。唐刘禹锡《答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诗:“玉树琼楼满眼新,的知开阁待诸宾。”

  • 淮阴跨下人

    参见“忍辱袴下”。

  • 山林聚米

    源见“伏波聚米”。比喻指画山川地理形势,运筹决策。北周庾信《周陇右总管长史赠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城垒画地,山林聚米。”

  • 一夔足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孔子向鲁哀公指出,古时乐师夔不是一只脚,而是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

  • 博望烧屯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博望,古县名,在今河南南阳市。东汉末,曹操派大将夏侯惇等进攻博望。先主刘备设下埋伏,把屯

  • 凤蜡红巾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载:唐诗人韩偓有才名,死后,人们发现他箱子里收藏着唐昭宗所赐烧残的龙凤蜡百余支金缕红巾百余幅。韩偓怀才而死,只有皇帝所赐凤蜡红巾使人想见他的才能,后因以“凤蜡红巾”为追怀死去才子

  • 悬徐剑

    源见“季札挂剑”。悼念亡友。李光《河山四律》之三:“丘坟我已悬徐剑,湖海人犹著范袍。”

  • 一经之传

    同“一经传训”。清戴名世《节孝唐孺人传》:“吾岂忍见一经之传自尔而坠。”

  • 不如公荣者

    源见“刘公荣”。指俗士。宋辛弃疾《贺新郎.韩仲止判院山中见访席上用前韵》词:“此会不如公荣者,莫呼来、政尔妨人乐。”

  • 房谋杜断

    房:即房玄龄;杜:指杜如晦。房玄龄出主意,杜如晦作决断,比喻为了共同的事业而亲密合作。又作“房杜”。房玄龄事迹参见“耸壑昂霄”条。杜如晦(585-630年)字贞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隋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