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铜山铁壁

铜山铁壁

此典为南宋李伯玉坚毅不阿事。李伯玉,字纯甫,号斛峰。宋饶州余干(今属江西)人。初名诚,因犯理宗潜讳改名。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第二,授观察推官、太学正兼庄文府教授、太学博士。召试馆职,累迁太府少卿、秘书少监、起居郎、工部侍郎。度宗即位,兼侍讲,权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他立朝刚毅,贾似道召集百官议事时,曾忽然大声说:“你们若不是我的提拔哪会有今天?”众人都沉默不敢吭声。只有李伯玉回答说:“伯玉殿试第二,没有你的提拔,也会有今天。”贾似道听后面带怒色。遂将他降为隆兴府知府。当时有人对李伯玉评价道,其气节坚毅,犹如铜山铁壁一样难以摧毁;看他立朝的风度和气节,此言不虚。

【出典】:

宋史》卷424《李伯玉传》12666一12667页:“伯玉尝请罢童子科,以为非所以成人材,厚风俗。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

【例句】:

元·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第二折:“一撞一冲,则教你心如铁石也怕恐,便有那铜山铁壁都没用。” 清·吾庐孺《京华慷慨竹枝词·片马》:“铜山铁壁动雄关,电信筹边日往还。”


并列 比喻极为坚固的物体。也比喻坚强可靠的人。语出《宋史·李伯玉传》:“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元·尚仲贤《柳毅传书》2折:“两条龙身躯纵,……则教你心如铁石也怕恐,便有那~都没用。”△褒义。多用以形容坚固的防御工事或团结、坚强的群体。→金城汤池 ↔朽木粪墙


【词语铜山铁壁】  成语:铜山铁壁汉语词典:铜山铁壁

猜你喜欢

  • 佩吕刀

    同“佩刀三公”。清归庄《述怀》之五:“有志投班笔,无缘佩吕刀。”

  •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进人、退人:指对人亲近、疏远。加诸膝:把他放在膝盖上,表示非常亲热。坠诸渊:把他推进深水潭,表示非常憎恶。 意谓按照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对人的态度。语出《礼记.檀弓下》:“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 凤食

    源见“凤鸣朝阳”。美称竹实。唐黄滔《题陈山人居》诗:“空垂凤食檐前竹,漫拔龙形涧底松。”【词语凤食】   汉语大词典:凤食

  • 磨蚁

    《晋书.天文志上》:“天旁转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譬之于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故不得不随磨以左回焉。”后以“磨蚁”喻指日月在天体中的运行。宋邵雍《皇极经世一元吟》:“

  • 江郎才尽

    《南史.江淹传》:“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

  • 征文聘

    《三国志.魏书.文聘传》:“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也,为刘表大将,使御北方。……太祖济汉,聘乃诣太祖……太祖为之怆然曰:‘仲业,卿真忠臣也。’厚礼待之。授聘兵,使与曹纯追刘备于长阪。太祖先定荆州。江夏与

  • 津难问

    源见“沮溺耦”。指问津而遭嘲。宋梅尧臣《表臣以阻水见勉次其韵》:“野叟津难问,贤人酒不空。”

  • 蛾眉笑躄

    《左传.宣公十七年》、《成公二年》载:春秋时,晋使郤克至齐,齐顷公使宫中嫔妇隔帷观看。郤克跛,登阶,妇人笑于房。克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后郤克以晋、鲁、卫之师伐齐,大败齐师于鞌。又《史

  • 不是冤家不聚头

    冤家:仇人。也为对所爱者的昵称。 不是冤家就聚不到一块。 表示双方既有矛盾,又难以拆开。语出宋.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三:“师云:‘读书人已在这里,且作么生与伊相见’?乃顾视左右云:‘不是冤家

  • 妍皮不裹痴骨

    妍:美丽。痴:丑陋,丑恶。美丽的皮肤,不包裹丑陋的骨头,比喻表里如一,秀外慧中。慕容超(385-410年),字祖明,慕容德兄慕容纳之子。后燕灭亡后,丞相慕容德在广固(今山东青州市西北)称帝,无子,以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