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莲花炬

金莲花炬

新唐书.令狐绹传》:“〔绹〕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金莲华炬,金饰莲花形的灯炬。华,同“花”。后用为天子对臣子特殊礼遇的典故。清 杨潮观《换扇巧逢春梦婆》:“做翰林,则归院的金莲花炬,受尽了北阙恩光。”


【典源】 唐·裴廷裕《东观奏记》上:“上将命令狐綯为相,夜半,幸含春亭召对,尽蜡烛一炬,方许归学士院,乃赐金莲花烛送之。院吏忽见,惊报园中曰:‘驾来。’”《新唐书·令孤綯传》:“迁御史中丞,再迁兵部侍郎。还为翰林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及綯至,皆惊。”

【今译】 唐宣宗时,令狐綯为翰林承旨,半夜宣宗召他在含春亭问对,烧完一根蜡烛,才让他回归学士院。于是宣宗命以御用的乘舆和金莲花形的蜡烛送他回院。院吏见到,以为是天子驾到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文士受皇帝宠用; 也借以形容翰林学士生涯。

【典形】 传宫烛、画烛金莲、金莲灯、金莲花炬、金莲炬、金莲烛、莲炬、莲烛、下直金莲、金莲宝炬、烛金莲、金花烛。

【示例】

〔传宫烛〕 元·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画烛金莲〕 清·郑燮《金莲烛》:“画烛金莲赐省签,令狐小子负堂帘。”

〔金莲灯〕 清·唐孙华《酬徐宾洲侍郎》:“禁近回翔负公望,归院常撤金莲灯。”

〔金莲花炬〕 清·杨潮观《换扇巧逢春梦婆》“做翰林,则归院的金莲花炬,受尽了北阙恩光。”

〔金莲烛〕 宋·舒雅《答内翰学士》:“金莲烛下裁诗句,麟角峰前寄隐沦。”

〔莲炬〕 宋·范成大《元夕泊舟》:“莲炬光中月自圆,人情草草竞华年。”

〔莲烛〕 宋·刘筠《灯夕寄内翰虢略公》:“帘卷交疏莲炬密,通中枕上独闻铃。”


【词语金莲花炬】   汉语词典:金莲花炬

猜你喜欢

  • 尺土之封

    指狭小的封地。《史记.李斯列传》:“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偏正 狭小的封地。《史记·李斯列传》:“使素无~,不立弟子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用于

  • 阿房

    同“阿房宫”。宋康与之《诉衷情令.长安怀古》词:“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词语阿房】   汉语大词典:阿房

  • 画鸦儿

    源见“涂鸦”。形容初学书画诗文技艺稚劣。宋苏轼《蝶恋花.佳人》词:“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头已作伤春皱。”

  • 桑中之喜

    源见“桑中”。指男女不依礼法的结合。《左传.成公二年》:“申叔跪从其父,将适郢,遇之,曰:‘异哉!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将窃妻以逃者也。’”杨伯峻注:“此借用‘桑中’一词,暗指巫臣与夏姬私

  • 白发三千丈

    唐.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因为)愁似个(这么)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后因以“白发三千丈”极言愁思之深。元.无名氏〔中吕.喜春来〕:“伤心白发三千丈,过眼金钗十二行。”

  • 阴符发箧

    源见“悬梁刺股”。将《太公阴符》从书籍中取出。意谓习武建功。清黄遵宪《庚午中秋始识罗少姗》诗:“试寻黄屋左纛旧霸业,《阴符》发箧温韬钤。”

  • 尸鸠之恩

    同“尸鸠之平”。汉王符《潜夫论.交际》:“所谓平者,内怀尸鸠之恩,外执砥矢之心。”

  • 两脚之讥

    《新唐书.杨再思传》载:杨再思,郑州 原武人,为人佞而智。为宰相十余年,阿匼取容,无所荐达。人主所不喜,毁之;所善,誉之。为时人所鄙视。“左补阙戴令言赋《两脚狐》以讥之”。后用为嘲讽谄媚无耻之徒的典故

  • 治聋之酒

    唐.李涛《春社从李昉乞酒》诗:“社公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恼乱玉树将欲徧,依稀寻到第三厅。”原诗题下注云:“《石林诗话》云:俗称社日饮酒治聋。昉时为翰林学士,有月给内库酒,故涛从乞之。社公,涛小

  • 便宜施行

    指楚、汉战争中,刘邦在前线与项羽作战,萧何留守后方,辅佐太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决策施行。比喻来不及请示,自行处理。 萧何(?——前193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县主吏掾(yuàn院,主管总务